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_厚德汇法网
  •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 咨询指南
    • 婚姻家庭
    • 刑事案件
    • 劳动纠纷
    • 网络电商
    • 知识产权
    • 交通事故
    • 债权债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法律
    • 房产地产
    • 司法典型案例
    • 白皮书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司法鉴定
    • 证据规则
    • 法院执行
  • 企业法务
    • 工商财税
    • 股权
    • 公司治理
  • 律师推荐
    • 婚姻律师
    • 律师业务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律师函
    • 起诉书
    • 辩护词
    • 表格函件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证券期货法律法规
    • 民商法
    • 刑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 司法解释
    • 党纪法规
    • 国家行政法规
    • 地方法规规章
  • 法律资讯
  • 关于我们
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
    主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扰乱社会秩序行为的处罚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2025-06-18 12:58 admin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扰乱社会秩序行为的处罚规定)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条文内容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条文解读


这条是针对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扰乱社会秩序行为的综合性规定,涵盖威胁、侮辱、诽谤、诬告、隐私侵害等六类违法行为。以下结合法律条文、实务案例及司法解释,对各项行为进行详细解读:
 

一、行为类型及认定标准

 
(一)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行为表现:通过书面(恐吓信)、电子(短信、网络留言)或实物(投掷危险物品)等方式,直接或暗示性地威胁他人生命健康安全。
 
认定要点:
 
主观恶意:需证明行为人具有威胁故意,如因情感纠纷或利益冲突蓄意恐吓。
 
客观手段:包括直接威胁(如“我要伤害你”)或间接威胁(如公开隐私迫使对方妥协)。
 
后果影响:即使未造成实际伤害,只要足以使受害人产生恐惧即可构成本行为。
 
(二)公然侮辱或诽谤他人
 
侮辱行为:以暴力(如泼洒污物)、语言(当众辱骂)、文字(网络恶意评论)等方式贬损他人人格尊严,且行为具有公开性(如社交媒体传播)。
 
诽谤行为: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散布,如编造他人违法记录并公开传播。
 
实务难点:需区分“意见表达”与“事实捏造”,如仅批评他人工作能力不构成诽谤,但虚构其贪污事实则构成违法。
 
(三)诬告陷害他人
 
构成要件:
 
1.捏造事实:虚构他人犯罪事实(如盗窃、诈骗)或治安违法行为。
 
2.意图使他人受罚:向公安机关、监察机关等有权机关虚假举报。
 
3.情节严重性:如导致他人被错误拘留或行政处罚,可认定为“情节较重”。
 
(四)打击报复证人及近亲属
 
保护对象: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或行政执法中的证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
 
行为方式:威胁(如扬言伤害家属)、侮辱(如公开羞辱)、暴力(殴打)或干扰正常生活(如持续骚扰电话)。
 
特殊情形:若证人为未成年人或残疾人,处罚可能从重。
 
(五)多次发送干扰信息
 
行为特征:通过短信、电话、社交软件等渠道,持续发送淫秽、侮辱、恐吓类信息。
 
“多次”认定:通常指6个月内实施3次及以上同类行为。
 
干扰标准:需证明信息内容对受害人生活、工作或心理健康造成实质影响(如失眠、焦虑就医记录)。
 
(六)侵犯隐私行为
 
具体侵权形式:
 
偷窥偷拍:在他人住所、更衣室等私密场所安装摄像头。
 
窃听:非法获取他人通话或谈话内容。
 
散布隐私:公开他人裸照、病历、行踪轨迹等敏感信息。
 
网络传播后果:若隐私信息在抖音、微信等平台扩散,可能被认定为“情节较重”。
 

二、处罚标准与适用规则

 
(一)基本处罚
 
情节较轻: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适用情形:初犯、未造成实际损害、主动消除影响等。
 
情节较重: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加重情节:多次实施、针对弱势群体(孕妇、老人)、造成严重后果(如受害人自杀)。
 
(二)特殊群体保护
 
未成年人:对不满14周岁者不予处罚,但责令监护人管教;14-16周岁者可适用专门矫治教育。
 
证人保护:对打击报复证人的行为,可提高处罚力度(如顶格拘留)。
 
(三)与其他法律的衔接
 
刑事责任:若诬告陷害行为符合《刑法》第243条,可追究刑事责任(如3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赔偿:受害人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需提供医疗记录、收入损失证明等)。
 

三、实务处理要点

 
(一)证据收集
 
1.电子证据:聊天记录需通过“腾讯电子签”等平台存证,通话录音需附运营商通话清单。
 
2.损害证明:如精神疾病诊断书、工作单位出具的“行为影响证明”。
 
3.传播范围:公证网络信息传播量(如抖音播放量超5000次可推定“情节较重”)。
 
(二)维权路径
 
行政投诉:72小时内向派出所报案,要求出具《受案回执》,7个工作日内查询进展。
 
行政复议/诉讼:对不予处罚决定不服的,可60日内申请复议或6个月内提起诉讼。
 

四、典型案例参考

 
1.案例1(威胁恐吓):甲因感情纠纷多次向乙发送“你知道我手头有你的把柄”短信,乙报警后,甲被处5日拘留(认定“情节较重”因威胁导致乙抑郁就诊)。
 
2.案例2(隐私泄露):丙偷拍丁与友人在酒店的私密视频并上传至微信群,丁起诉后,丙被处10日拘留并处300元罚款。
 

五、法律修订与趋势

 
2025年新规动向:
 
平台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最高可罚5万元。
 
行为禁令:受害人可申请公安机关责令行为人立即停止侵害。
 
征信联动:6个月内被处罚3次以上者纳入征信黑名单。
 

总结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通过明确六类违法行为的界定标准和处罚梯度,构建了对公民人身权、隐私权的立体保护体系。实务中需重点把握“情节轻重”的区分要素,并注重电子证据的固定与维权程序的及时启动。对于复杂案件,建议结合民事索赔与行政处罚实现权益最大化救济。
 

 

标签: 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 侵犯人身权利 扰乱社会秩序
上一篇: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1条(胁迫、诱骗或利用他人乞讨,以及以滋扰方式乞讨的行为处罚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下一篇: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法律条文释义相关文章: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7条(赔偿责任)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7条(赔偿责任)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7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一十七...

    时间:2025-06-20阅读:129标签: 赔偿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6条(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不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6条(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不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

    时间:2025-06-20阅读:91标签: 法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 人民警察 治安案件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5条(公安机关实施罚款处罚需遵循的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5条(公安机关实施罚款处罚需遵循的规定)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时间:2025-06-20阅读:201标签: 罚款 处罚 公安机关 治安管理处罚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4条(监督机制及公民的检举控告权利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4条(监督机制及公民的检举控告权利规定)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时间:2025-06-20阅读:196标签: 检举 控告 治安管理处罚 监督机制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3条(禁止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打骂、虐待或者侮辱的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3条(禁止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打骂、虐待或者侮辱的规定)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

    时间:2025-06-20阅读:171标签: 治安管理处罚 虐待 打骂 侮辱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2条(执法原则)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2条(执法原则)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2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一十二...

    时间:2025-06-20阅读:73标签: 治安管理处罚 执法原则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1条(退还保证金的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1条(退还保证金的规定)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1条条文内容 第一...

    时间:2025-06-20阅读:203标签: 保证金 治安管理处罚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0条(交纳保证金并暂缓执行后若逃避处罚执行将面临的法律后果)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0条(交纳保证金并暂缓执行后若逃避处罚执行将面临的法律后果)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

    时间:2025-06-20阅读:148标签: 保证金 暂缓执行 执行 治安管理处罚 逃避处罚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9条(担保人在行政拘留处罚中的责任和义务)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9条(担保人在行政拘留处罚中的责任和义务)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时间:2025-06-20阅读:207标签: 处罚 行政拘留 担保人 治安管理处罚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8条(担保人条件)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8条(担保人条件)条文内容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8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零八...

    时间:2025-06-20阅读:86标签: 担保人 治安管理处罚

热门内容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惩罚性赔
  • 行政处罚法第33条(不予行政处罚情
  • 宪法第35条(言论、出版、集会、结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单方解除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无理由退
  • 著作权法第24条(合理使用的规定)
  • 公司法第88条原文规定内容及条文释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格式条款
  • 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解除劳动合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预付款后

最新资讯

  • 社会保险法第97条(外国人
  • 社会保险法第96条(被征地
  • 社会保险法第95条(进城务
  • 社会保险法第94条(刑事责
  • 社会保险法第93条(规范社
  • 社会保险法第92条(泄露用
  • 社会保险法第91条(明确相
  • 社会保险法第90条(社会保

推荐内容

热门标签

    审判 工资 实施细则 公安机关 举证 租赁合同 职业病 办法 立功 刑事犯罪 监督 企业并购

返回首页 粤ICP备1707242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0124号 工商网监备   网站统计

深圳市厚德汇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中心制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系作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发邮件到494483749@qq.com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