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_厚德汇法网
  •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 咨询指南
    • 婚姻家庭
    • 刑事案件
    • 劳动纠纷
    • 网络电商
    • 知识产权
    • 交通事故
    • 债权债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法律
    • 房产地产
    • 司法典型案例
    • 白皮书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司法鉴定
    • 证据规则
    • 法院执行
  • 企业法务
    • 工商财税
    • 股权
    • 公司治理
  • 律师推荐
    • 婚姻律师
    • 律师业务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律师函
    • 起诉书
    • 辩护词
    • 表格函件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证券期货法律法规
    • 民商法
    • 刑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 司法解释
    • 党纪法规
    • 国家行政法规
    • 地方法规规章
  • 法律资讯
  • 关于我们
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
    主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

劳动法第23条(劳动合同终止)条文内容解读

2025-06-11 08:41 admin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3条(劳动合同终止)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3条条文内容

 
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3条条文解读


一、条款含义

 
此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两种情形,即劳动合同期满和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当这两种情况之一发生时,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即告终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也随之结束。
 

二、具体情形分析

 
1.劳动合同期满
 
期限届满: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会明确规定生效时间和终止时间。当合同约定的终止时间到达,如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从2023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止,到2026年5月31日24时,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时间认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以劳动合同期限最后一日的24时为准。例如,若合同期限到某一天的24时截止,那么在这一时刻合同终止。
 
2.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约定方式多样:实践中,当事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约定终止条件。既可以列举具体的情形,如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一方或双方丧失主体资格(如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或失踪等);也可以对终止条件作出原则性规定,如劳动合同可以因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出现而终止。
 
举例说明:职工在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经所在单位同意,职工可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如果被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录取,职工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即随之终止。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职工一旦考取高等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且单位同意其去就读,那么劳动合同就即行终止。
 

三、相关法律规定及衔接

 
1.法定终止情形补充:除了《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还规定了其他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等。当出现这些法定情形时,劳动合同同样终止。
 
2.与续签、解除的关联:当劳动合同期满时,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若一方不同意续订,则劳动合同终止。而当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通常意味着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一般会直接终止,但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判断。例如,若约定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而终止,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是否解除合同或采取其他措施。
 

四、法律后果及权益保障

 
1.用人单位义务:当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办理相关的终止手续,如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等。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后,有权依法享受相应的待遇,如获得经济补偿(在符合法定情形下)、转移社会保险关系等。同时,劳动者也应当配合用人单位办理终止合同的相关手续,如归还用人单位的财物、交接工作等。
 

五、与《劳动合同法》的对比及法律适用优先级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前法与后法、旧法与新法的关系。按照《立法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不一致的地方,以《劳动合同法》为准;《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而《劳动法》有规定的,则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在劳动合同终止方面,《劳动合同法》对终止情形、经济补偿等内容作出了更详细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应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例如,《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而《劳动法》未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作出此规定。
 

 

标签: 劳动合同 劳动法 劳动合同终止
上一篇:劳动法第22条(商业秘密)条文内容解读

下一篇:劳动法第24条(劳动合同解除)条文内容解读

法律条文释义相关文章:

  • 劳动法第106条(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报国务院备案)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6条(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报国务院备案)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时间:2025-06-12阅读:197标签: 劳动法 备案 劳动合同制度

  • 劳动法第105条(确保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规制)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5条(确保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规制)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

    时间:2025-06-12阅读:128标签: 侵害 劳动法 劳动者权益

  • 劳动法第104条(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4条(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4条条...

    时间:2025-06-12阅读:170标签: 处罚 社会保险基金 劳动法

  • 劳动法第103条(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法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3条(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法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

    时间:2025-06-12阅读:159标签: 违法 劳动法 工作人员 劳动行政部门

  • 劳动法第102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事项的处理)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2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事项的处理)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

    时间:2025-06-12阅读:148标签: 劳动合同 劳动法 劳动者 解除劳动合同 保密事项

  • 劳动法第101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测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1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测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

    时间:2025-06-12阅读:155标签: 处罚 用人单位 劳动法 劳动行政部门 阻挠 监督检测

  • 劳动法第100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0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

    时间:2025-06-12阅读:127标签: 用人单位 劳动法 社会保险费

  • 劳动法第99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9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

    时间:2025-06-12阅读:97标签: 用人单位 劳动法 劳动者 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法第98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8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时间:2025-06-12阅读:193标签: 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 违法 劳动法 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法第97条与劳动合同法第97条的核心区别

    劳动法第97条与劳动合同法第97条的核心区别在于适用情形、法律后果及立法目的,具体解读如下: ...

    时间:2025-06-12阅读:180标签: 劳动法

热门内容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惩罚性赔
  • 行政处罚法第33条(不予行政处罚情
  • 宪法第35条(言论、出版、集会、结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单方解除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无理由退
  • 著作权法第24条(合理使用的规定)
  • 公司法第88条原文规定内容及条文释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格式条款
  • 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解除劳动合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预付款后

最新资讯

  • 社会保险法第97条(外国人
  • 社会保险法第96条(被征地
  • 社会保险法第95条(进城务
  • 社会保险法第94条(刑事责
  • 社会保险法第93条(规范社
  • 社会保险法第92条(泄露用
  • 社会保险法第91条(明确相
  • 社会保险法第90条(社会保

推荐内容

热门标签

    审判 工资 实施细则 公安机关 举证 租赁合同 职业病 办法 立功 刑事犯罪 监督 企业并购

返回首页 粤ICP备1707242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0124号 工商网监备   网站统计

深圳市厚德汇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中心制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系作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发邮件到494483749@qq.com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