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_厚德汇法网
  •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 咨询指南
    • 婚姻家庭
    • 刑事案件
    • 劳动纠纷
    • 网络电商
    • 知识产权
    • 交通事故
    • 债权债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法律
    • 房产地产
    • 司法典型案例
    • 白皮书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司法鉴定
    • 证据规则
    • 法院执行
  • 企业法务
    • 工商财税
    • 股权
    • 公司治理
  • 律师推荐
    • 婚姻律师
    • 律师业务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律师函
    • 起诉书
    • 辩护词
    • 表格函件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证券期货法律法规
    • 民商法
    • 刑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 司法解释
    • 党纪法规
    • 国家行政法规
    • 地方法规规章
  • 法律资讯
  • 关于我们
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
    主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

广告法第53条(投诉举报机制以及对不依法履职行为的监督和保密要求)条文内容解读

2025-06-09 21:58 admin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53条(投诉举报机制以及对不依法履职行为的监督和保密要求)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53条条文内容

 
第五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违反本法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接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举报人。
 
有关部门应当为投诉、举报人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53条条文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三条主要规定了投诉举报机制以及对不依法履职行为的监督和保密要求,以下是详细解读:
 
一、投诉举报的权利与渠道
 
1、投诉举报主体: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违反本法的行为。这一规定旨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到广告市场的监督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违法广告行为的良好氛围。比如,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虚假宣传的广告,就可以依据此条进行投诉举报。
 
2、受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都负有受理投诉举报的职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广告监督管理的主要力量,有关部门则可能包括与广告行业相关的其他职能部门,如广播电视部门、新闻出版部门等,具体取决于广告的类型和涉及领域。这些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方便公众进行投诉举报。例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常会公布12315投诉热线电话,方便消费者进行投诉。
 
二、投诉举报的处理程序
 
1、处理时间: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这里的“处理”包括多种方式,需根据投诉、举报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若投诉、举报的问题较为简单,事实清楚,受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调查核实,予以解决;若问题较为复杂,不能立即解决的,可以先受理立案;若投诉、举报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不予受理;若投诉、举报问题属于其他部门管辖范围,可以依法移交有权部门处理。但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在处理后均应当告知投诉、举报人。
 
2、告知义务:告知投诉、举报人处理结果,是对投诉举报人权益的保障,让其了解自己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处理,增强公众对投诉举报渠道的信任度。
 
三、对不依法履职行为的监督
 
举报对象:如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这是为了加强对广告监管部门的监督,防止其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确保广告监管工作的公正、有效进行。例如,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明显的虚假广告行为未及时查处,相关单位或个人就可以向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监察机关进行举报。
 
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的处理:接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举报人。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会对举报内容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调查结果对不依法履职的部门或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责令改正、给予处分等,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保密义务
 
有关部门应当为投诉、举报人保密。这是为了保护投诉、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其因投诉举报而遭受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鼓励更多人积极进行投诉举报。无论是对违反本法行为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还是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投诉、举报人的信息和有关情况,有关部门均应当为其保密。如不能将投诉举报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单位等信息泄露给被投诉举报人或其他无关人员。
 
 
标签: 保密 举报 投诉 广告法
上一篇:广告法第52条(涉及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条文内容解读

下一篇:广告法第54条(社会监督)条文内容解读

法律条文释义相关文章:

  • 广告法第73条(公益广告)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73条(公益广告)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73条条文内容 第七十三...

    时间:2025-06-10阅读:107标签: 广告法 公益广告

  • 广告法第72条(广告监管过程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72条(广告监管过程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

    时间:2025-06-10阅读:105标签: 责任追究 广告法 广告监管 失职 渎职等行为的

  • 广告法第71条(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71条(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

    时间:2025-06-10阅读:188标签: 处罚 广告法

  • 广告法第70条(拒绝、阻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70条(拒绝、阻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

    时间:2025-06-10阅读:199标签: 处罚 广告法

  • 广告法第69条(吊销营业执照的后果)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69条(销营业执照的后果)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69条条文内容...

    时间:2025-06-10阅读:175标签: 广告法 营业执照

  • 广告法第68条(特定侵权情形下需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68条(特定侵权情形下需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

    时间:2025-06-10阅读:123标签: 侵权 民事责任 广告法

  • 广告法第67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在广告发布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67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在广告发布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处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

    时间:2025-06-10阅读:191标签: 处罚 违规行为 广告法

  • 广告法第66条(信用档案)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66条(信用档案)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66条条文内容 第六十六...

    时间:2025-06-10阅读:162标签: 广告法 信用档案

  • 广告法第65条(伪造、变造或者转让广告审查批准文件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65条(伪造、变造或者转让广告审查批准文件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

    时间:2025-06-10阅读:148标签: 处罚 广告法

  • 广告法第64条(广告审查申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64条(广告审查申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处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

    时间:2025-06-10阅读:161标签: 处罚 违规行为 广告法 广告审查申请

热门内容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惩罚性赔
  • 行政处罚法第33条(不予行政处罚情
  • 宪法第35条(言论、出版、集会、结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单方解除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无理由退
  • 著作权法第24条(合理使用的规定)
  • 公司法第88条原文规定内容及条文释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格式条款
  • 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解除劳动合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预付款后

最新资讯

  • 社会保险法第97条(外国人
  • 社会保险法第96条(被征地
  • 社会保险法第95条(进城务
  • 社会保险法第94条(刑事责
  • 社会保险法第93条(规范社
  • 社会保险法第92条(泄露用
  • 社会保险法第91条(明确相
  • 社会保险法第90条(社会保

推荐内容

热门标签

    审判 工资 实施细则 公安机关 举证 租赁合同 职业病 办法 立功 刑事犯罪 监督 企业并购

返回首页 粤ICP备1707242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0124号 工商网监备   网站统计

深圳市厚德汇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中心制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系作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发邮件到494483749@qq.com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