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_厚德汇法网
  •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 咨询指南
    • 婚姻家庭
    • 刑事案件
    • 劳动纠纷
    • 网络电商
    • 知识产权
    • 交通事故
    • 债权债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法律
    • 房产地产
    • 司法典型案例
    • 白皮书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司法鉴定
    • 证据规则
    • 法院执行
  • 企业法务
    • 工商财税
    • 股权
    • 公司治理
  • 律师推荐
    • 婚姻律师
    • 律师业务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律师函
    • 起诉书
    • 辩护词
    • 表格函件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证券期货法律法规
    • 民商法
    • 刑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 司法解释
    • 党纪法规
    • 国家行政法规
    • 地方法规规章
  • 法律资讯
  • 关于我们
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
    主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

劳动法第41条(延长劳动时间的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2025-06-11 12:54 admin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1条(延长劳动时间的规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1条条文内容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1条条文解读


本条是关于延长劳动时间的规定。
 

一、规定目的

 
该条款旨在平衡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需求和劳动者的休息权益。一方面,允许用人单位在必要时延长工作时间,以应对生产经营中的突发情况或完成紧急任务,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通过明确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和限制,防止用人单位过度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利,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条款解读

 
1.协商程序
 
用人单位若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必须先与工会和劳动者进行协商。这一程序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保障了劳动者在涉及自身工作时间安排上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工会作为劳动者权益的代表组织,能够在协商过程中反映劳动者的意见和诉求;劳动者则可以直接表达自己对延长工作时间的态度和想法。只有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例如,某企业因接到一笔紧急订单,需要安排员工加班完成,该企业就应当与工会和员工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安排加班。
 
2.一般每日延长工作时间限制
 
在正常情况下,经协商后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这是考虑到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一定的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以保障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例如,某工厂正常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若因生产任务增加需要加班,按照规定每日加班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即劳动者每日最长工作时间为9小时。
 
3.特殊原因下的延长工作时间限制
 
当出现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时,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特殊原因通常是指一些不可预见、不可抗拒的情况,如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等。比如,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救援和抢修人员可能需要连续工作较长时间,但即便如此,也必须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进行。
 
同时,即便在特殊情况下,每月延长工作时间累计也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这一规定是对劳动者每月加班时数的上限控制,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例如,某员工在一个月内因特殊原因加班,即使每天加班时间都达到了规定的三小时上限,该月加班总时长也不能超过三十六小时。
 

三、特殊情况不受此条限制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法律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随意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且不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根据《劳动法》第九十条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标签: 劳动法 劳动时间
上一篇:劳动法第40条(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条文内容解读

下一篇:劳动法第42条(延长工作时间特殊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法律条文释义相关文章:

  • 劳动法第106条(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报国务院备案)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6条(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步骤报国务院备案)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时间:2025-06-12阅读:197标签: 劳动法 备案 劳动合同制度

  • 劳动法第105条(确保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规制)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5条(确保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规制)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

    时间:2025-06-12阅读:128标签: 侵害 劳动法 劳动者权益

  • 劳动法第104条(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4条(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4条条...

    时间:2025-06-12阅读:170标签: 处罚 社会保险基金 劳动法

  • 劳动法第103条(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法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3条(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法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

    时间:2025-06-12阅读:159标签: 违法 劳动法 工作人员 劳动行政部门

  • 劳动法第102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事项的处理)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2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事项的处理)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

    时间:2025-06-12阅读:148标签: 劳动合同 劳动法 劳动者 解除劳动合同 保密事项

  • 劳动法第101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测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1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测的处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

    时间:2025-06-12阅读:155标签: 处罚 用人单位 劳动法 劳动行政部门 阻挠 监督检测

  • 劳动法第100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0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

    时间:2025-06-12阅读:127标签: 用人单位 劳动法 社会保险费

  • 劳动法第99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9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中华...

    时间:2025-06-12阅读:97标签: 用人单位 劳动法 劳动者 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法第98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8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处理规定)条文内容解读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整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实际应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时间:2025-06-12阅读:193标签: 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 违法 劳动法 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法第97条与劳动合同法第97条的核心区别

    劳动法第97条与劳动合同法第97条的核心区别在于适用情形、法律后果及立法目的,具体解读如下: ...

    时间:2025-06-12阅读:180标签: 劳动法

热门内容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惩罚性赔
  • 行政处罚法第33条(不予行政处罚情
  • 宪法第35条(言论、出版、集会、结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单方解除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无理由退
  • 著作权法第24条(合理使用的规定)
  • 公司法第88条原文规定内容及条文释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格式条款
  • 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解除劳动合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预付款后

最新资讯

  • 社会保险法第97条(外国人
  • 社会保险法第96条(被征地
  • 社会保险法第95条(进城务
  • 社会保险法第94条(刑事责
  • 社会保险法第93条(规范社
  • 社会保险法第92条(泄露用
  • 社会保险法第91条(明确相
  • 社会保险法第90条(社会保

推荐内容

热门标签

    审判 工资 实施细则 公安机关 举证 租赁合同 职业病 办法 立功 刑事犯罪 监督 企业并购

返回首页 粤ICP备1707242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0124号 工商网监备   网站统计

深圳市厚德汇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中心制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系作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发邮件到494483749@qq.com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