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实值虚值是什么意思?2025年最新法律解析及实务操作指南

摘要:本文从法律视角系统解析期权实值与虚值的定义、交易规则及风险特征,结合《证券法》《民法典》及2025年最新监管文件,梳理两类期权的权利属性、合规要点与实务应用场景,...
摘要:本文从法律视角系统解析价内期权与价外期权的核心区别,结合《证券法》《民法典》及2025年最新监管文件,梳理两类期权的交易规则、权利属性及合规要点,帮助投资者准确理解其法律边界与操作规范。
价内期权(In the Money, ITM)
根据《证券法》第三十条及2025年司法解释,价内期权是指期权的行权价格对买方有利的合约。具体而言:
价外期权(Out of the Money, OTM)
价外期权则指行权价格对买方不利的合约:
维度 | 价内期权 | 价外期权 |
---|---|---|
行权优先级 | 买方倾向于提前行权(美式期权) | 买方通常持有至到期(欧式期权) |
保证金要求 | 卖方需缴纳更高比例保证金(如上期所规则) | 卖方保证金比例较低 |
流动性 | 交易活跃,易平仓 | 流动性较差,可能面临折价 |
投资者准入
金融期权开户需满足50万资金门槛及仿真交易经历(中金所规则),商品期权需10万验资或50个交易日记录(大商所规则)。
跨境交易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需遵守套期保值目的限制,自2025年10月9日起施行(证监会公告〔2025〕13号)。
禁止行为
《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禁止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及虚假申报等行为,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最高可处500万元罚款。
价内期权风险
价外期权风险
价内期权与价外期权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行权价值,更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与合规要求。投资者需严格遵循《证券法》《民法典》等规定,在合法合规框架内运用期权工具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