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_厚德汇法网
  •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 咨询指南
    • 婚姻家庭
    • 刑事案件
    • 劳动纠纷
    • 网络电商
    • 知识产权
    • 交通事故
    • 债权债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法律
    • 房产地产
    • 司法典型案例
    • 白皮书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司法鉴定
    • 证据规则
    • 法院执行
  • 企业法务
    • 工商财税
    • 股权
    • 公司治理
  • 律师推荐
    • 婚姻律师
    • 律师业务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律师函
    • 起诉书
    • 辩护词
    • 表格函件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证券期货法律法规
    • 民商法
    • 刑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 司法解释
    • 党纪法规
    • 国家行政法规
    • 地方法规规章
  • 法律资讯
  • 关于我们
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
    主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

商标法第12条(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限制条件)条文内容及释义

2024-12-12 16:49 admin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12条(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限制条件)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商标法第12条条文内容

 
第十二条 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
 

商标法第12条条文释义


一、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限制条件的规定。
 
二、条文演变
 
  2001年《商标法》第12条首次增加了关于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限制条件的规定。2013年、2019年《商标法》予以沿用。
 
三、条文解读
 
  本法第8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由此,任何标志,无论是可视的还是不可视的,均能够申请注册为商标。本法第10条和第11条规定了商标注册的禁止性条件,第12条针对三维标志区别于平面标志的特殊性作出特别规定。因此,三维标志若获准注册为立体商标,除满足前述禁止性条件之外,还必须符合第12条的规定,即不属于功能性三维标志,这也被称为三维标志获准注册的“非功能性”要件。
  (一)三维标志申请注册为商标不应具有功能性的理由
  非功能性原则是伴随着立体商标、颜色商标、气味商标等新类型商标的出现而产生的审查原则。非功能性原则的目的在于保持专利法和商标法之间的平衡,鼓励合法竞争。商标法系通过保护企业商誉而促进竞争,非功能性可以防止商标法通过允许生产商控制某有用产品特色而抑制合法的竞争。[1]专利的保护有期限限制,在专利期限届满进入公有领域后,应当允许所有人自由地使用和模仿以促进竞争;但商标的保护可以是永久的,如果给予功能性立体形状以商标保护,将排斥竞争者为有效竞争需要而自由复制不受专利法保护的立体形状,由此会造成技术垄断,不利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2]立体商标获准注册的非功能性条件,捍卫了商标法中的公共领域,使立体商标获得保护的同时,也能够为他人在公有领域留下同样多、同样好的部分,有效杜绝商标法的本旨由防止消费者混淆异化为阻碍竞争者同商标权人进行自由竞争的工具。因此,如果三维标志被认定为具有功能性,即使长期使用也不能获准注册,这是非功能性和显著性条款的区别。
  (二)三维标志具有功能性的具体类型
  根据本条的规定,三维标志具有功能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是指实现商品固有的功能和用途所必须采用的或者通常采用的形状。此种三维标志具有性质功能性。
  第二,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为使商品具备特定的功能,或者使商品固有的功能更容易地实现所必须使用的形状。此种三维标志具有实用功能性。
  第三,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三维形状是为了使商品的外观或者造型具有美学价值,进而实质性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使用的三维形状。此种三维标志具有美学功能性。
 
适用指引
 
  非功能性和显著性是立体商标审查中的两把标尺,缺一不可,两者具有不同的法律价值判断,分属独立要件,需要分别审查,不应混同。显著性与非功能性是两个需要分别判断的事项,具有功能性的商品设计或特征纵使取得专利保护,于市场独占使用,进而被消费者认为与专利权人有关联,但因具有功能性,仍不得核准注册为商标。至于商品设计或特征虽不具有功能性,但缺乏固有显著性,也应证明经过使用获得显著性,才能取得商标注册。实践中,也有将非功能性和显著性同时进行判决的做法。
 

标签: 注册商标 商标法 三维标志
上一篇:商标法第11条(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条文内容及释义

下一篇:商标法第13条(驰名商标保护)条文内容及释义

法律条文释义相关文章:

  • 商标法第72条(申请商标注册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应当缴纳费用)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72条(申请商标注册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应当缴纳费用)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72条条文内容 第七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和办...

    时间:2024-12-13阅读:187标签: 商标注册 商标 商标法 缴纳费用

  • 商标法第71条(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71条(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71条条文内容 第七十一条 从事商标...

    时间:2024-12-13阅读:128标签: 商标注册 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 商标法 违法责任

  • 商标法第70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监督制度)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70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监督制度)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70条条文内容 第七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

    时间:2024-12-13阅读:95标签: 商标法 内部监督制度

  • 商标法第69条(商标相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要求)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69条(商标相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要求)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69条条文内容 第六十九条 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

    时间:2024-12-13阅读:202标签: 工作人员 商标法

  • 商标法第68条(商标代理机构违反法律规定时应承担责任和受到处分)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68条(商标代理机构违反法律规定时应承担责任和受到处分)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68条条文内容 第六十八条 商标代理机构...

    时间:2024-12-13阅读:343标签: 商标代理机构 商标法 违反法律

  • 商标法第67条(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刑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67条(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刑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67条条文内容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

    时间:2024-12-13阅读:490标签: 注册商标 刑事责任 商标法 专用权

  • 商标法第66条(商标侵权案件的诉前证据保全)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66条(商标侵权案件的诉前证据保全)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66条条文内容 第六十六条 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

    时间:2024-12-13阅读:278标签: 商标侵权 证据保全 案件 商标法

  • 商标法第65条(诉前申请法院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措施)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65条(诉前申请法院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措施)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65条条文内容 第六十五条 商标注册人或...

    时间:2024-12-13阅读:196标签: 财产保全 法院 诉前 商标法

  • 商标法第64条(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64条(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64条条文内容 第六十四条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

    时间:2024-12-13阅读:354标签: 商标法 赔偿责任

  • 商标法第63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商标法第63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商标法第63条条文内容 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

    时间:2024-12-13阅读:726标签: 商标法 商标专用权 赔偿数额

热门内容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惩罚性赔
  • 公司法第88条原文规定内容及条文释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单方解除
  • 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解除劳动合
  • 宪法第35条(言论、出版、集会、结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2条(机动车在道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条(处理交通事
  • 行政处罚法第28条(纠正违法行为、
  • 行政处罚法第33条(不予行政处罚情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交通肇事犯

最新资讯

  • 公司法第24条(电子通讯召开
  • 公司法第23条(股东不得滥用
  • 公司法第22条(禁止利用关联
  • 公司法第21条(股东应当依法
  • 公司法第20条(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法第19条(公司经营活动
  • 公司法第18条(党基层组织活
  • 公司法第17条(公司职工依法

推荐内容

热门标签

    审判 工资 实施细则 公安机关 举证 租赁合同 职业病 办法 立功 刑事犯罪 监督 企业并购

 粤ICP备1707242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0124号 工商网监备  

深圳市厚德汇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中心制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系作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发邮件到494483749@qq.com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