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_厚德汇法网
  •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 咨询指南
    • 婚姻家庭
    • 刑事案件
    • 劳动纠纷
    • 网络电商
    • 知识产权
    • 交通事故
    • 债权债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法律
    • 房产地产
    • 司法典型案例
    • 白皮书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司法鉴定
    • 证据规则
    • 法院执行
  • 企业法务
    • 工商财税
    • 股权
    • 公司治理
  • 律师推荐
    • 婚姻律师
    • 律师业务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律师函
    • 起诉书
    • 辩护词
    • 表格函件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证券期货法律法规
    • 民商法
    • 刑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 司法解释
    • 党纪法规
    • 国家行政法规
    • 地方法规规章
  • 法律资讯
  • 关于我们
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
    主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

证券法第76条(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更换股票、报告和公告义务)条文内容及释义

2024-12-06 13:21 admin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76条(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更换股票、报告和公告义务)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
 

证券法第76条条文内容

 
第七十六条 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与被收购公司合并,并将该公司解散的,被解散公司的原有股票由收购人依法更换。
  
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
 

证券法第76条条文释义

 
一、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更换股票、报告和公告义务的规定。
 
二、条文演变
 
  1998年《证券法》对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更换股票、报告和公告义务作出规定,第92条规定:“通过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方式取得被收购公司股票并将该公司撤销的,属于公司合并,被撤销公司的原有股票,由收购人依法更换。”第93条规定:“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结束后,收购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
  2005年《证券法》修订时在第99条、第100条对上述两条作了部分文字修改。
  2019年《证券法》修订时,主要将上述两个条文合并为一条。
 
三、条文解读
 
  (一)公司解散
  公司解散是指公司因发生章程规定或法律规定的解散事由而停止业务活动,最终可能失去法律人格的法律行为。根据公司是否自愿解散,可以将公司解散分为自行解散和强制解散两种情况。自行解散,也称为自愿解散,是指依公司章程或股东决议而解散。这种解散与外在因素无关,而取决于公司股东的意志,股东可以选择解散或者不解散公司。强制解散是指因政府有关机关的决定或法院判决而发生的解散。
  根据《公司法》第180规定,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散: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经营期限是我国公司章程任意规定的事项。如果公司章程中规定了经营期限,在此期限届满前,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可以形成延长经营期限的决议,如果没有形成此决议,公司即进入解散程序。一般来说,解散事由是公司章程的相对必要记载事项,股东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可以预先约定公司的各种解散事由。如果在公司经营中,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可以决议解散公司。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有权对公司的解散事项作出决议。有限责任公司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股东(大)会可以做出解散公司的决议。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当公司吸收合并时,吸收方存续,被吸收方解散;当公司新设合并时,合并各方均解散。
  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当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的,应当解散。这种解散属于行政性强制解散,即在公司经营活动中严重违反了市场监管、税收、劳动、环境保护等对公司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有关违法事项的主管机关可以作出决定以终止该公司的主体资格,使其永久不能进入市场进行经营。《证券法》规定的公司因行政命令而产生的解散包括:公司因违法活动而被责令解散,及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或开业后连续停业6个月以上而被公司登记机关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
  5.人民法院依照《公司法》第182条的规定予以解散。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的请求解散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一经解散即应停止对外的积极活动,不能再对外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解散是法人资格的消灭,它与清算的完结一同构成公司法人资格的消灭,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司解散必然跟随清算,例如本条所列第3项,即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不必进行清算,只需依照本法第八章的规定履行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等程序即可。
  (二)证券市场吸纳合并的情形
  证券市场中常见的吸纳合并有以下三类:一是整体上市类,表现为母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或者是上市公司吸纳合并母公司。二是借壳上市类,表现为收购人通过分阶段的操作,将其主要资产置于上市公司名下,实现借壳上市。三是内部重组类,表现为通过整合兄弟公司理顺内部组织结构。依照《证券法》的规定,吸纳合并时,应当在收购活动完成后,依法办理被收购公司法人资格的注销手续,由收购方更换原有的股票。
  (三)收购行为完成后,上市公司因收购行为而合并解散的股票更换程序
  收购人完成对上市公司的收购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由于收购人购入被收购公司的全部股份,此时收购人作为唯一股东,该上市公司不再具备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应当依法变更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另外一种情形是收购人通过吸纳合并的方式将目标公司合并后进行解散。本条所称的公司合并是指目标公司的全部财产、债权和债务被收购人概括承受,成为收购人的财产、债权和债务,而目标公司则予以解散,不再享有独立的主体资格,目标公司的股东成为收购人的股东。因收购人与被收购的上市公司合并,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解散,成为收购人的一部分,其股东成为收购人的出资人,收购人应当给这部分出资人签发证明其对本企业出资的证明文件。收购人签发的出资证明依据收购人采用的企业形式的不同,适用不同的程序。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程序,都必须注销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东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即被解散公司的原有股票由收购人依法更换。
  (四)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的报告和公告义务
  1.要求收购人在收购行为结束后报告和公告的目的。收购行为结束后,收购人应当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收购人的收购行为是否合法,是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需要及时了解的,收购人及时将收购的情况报告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能够让他们及时确定收购活动是否合乎法律、行政法规和证券交易所规则的规定。收购人在收购结束后的公告义务,是指收购行为结束后,收购人应当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向社会公众公布。收购人向社会公布收购的情况,能使广大投资者了解收购的结果,便于他们根据这一信息做出投资判断和决策。
  2.报告和公告的对象。收购人应当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同时报告,收购人报告的证券交易所,应当是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交易的证券交易所。同时,收购人应当发布公告,便于广大投资者了解信息。
  3.报告和公告的内容。收购人报告和公告的应当是收购的情况,而不是与收购情况无关的信息。收购人报告和公告的收购情况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所谓真实,是指公告的收购情况必须反映实际情况,不得弄虚作假;所谓准确,是指公告收购情况的陈述和提供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应当符合;所谓完整,是指报告收购情况时应当没有遗漏。
  4.报告和公告的期限。收购人应当在收购行为结束后的15天内,履行其报告和公告义务。收购人未按时报告和公告,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适用指引
 
  关于上市公司合并与上市公司收购的区分。业内通常将上市公司的合并与收购统称为“并购”,但二者绝非同一概念,存在如下区别:第一,上市公司合并决议的约束力范围广,公司的全体股东均受其约束。而在收购中,哪怕是面向全体股东发出的要约收购,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仍有很大的自由,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出售所持股份。第二,上市公司合并将影响被合并公司的法人独立性。而上市公司收购中,即使实现百分之百控股,被收购公司仍是独立的法人。第三,上市公司合并需要得到股东大会的同意,但上市公司收购则是股东与股东之间的行为,通常不需要经过股东大会决议。当然,二者之间的区分并非绝对,实践中存在公司以股份作为对价收购另一公司所有股东的股份,即“换股收购”的情形,依照本条规定,这种收购方式也将有可能导致公司合并。
 

标签: 证券法 股票 收购人 收购行为
上一篇:证券法第75条(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票在法定期限内不得转让)条文内容及释义

下一篇:证券法第77条(上市公司收购具体办法和上市公司分立合并)条文内容及释义

法律条文释义相关文章:

  • 证券法第225条(授权国务院规定B种股票)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25条(授权国务院规定B种股票)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25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二十五条 境内公司股票以外币认购和交易的,...

    时间:2024-12-07阅读:204标签: 证券法 国务院 B种股票

  • 证券法第224条(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上市证券的管理)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24条(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上市证券的管理)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24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二十四条 境内企业直接或者间接...

    时间:2024-12-07阅读:229标签: 证券法 证券 发行上市 境内企业

  • 证券法第223条(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律救济)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23条(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律救济)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23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证券监督管理...

    时间:2024-12-07阅读:260标签: 行政处罚 当事人 证券法 法律救济

  • 证券法第222条(依法没收的违法所得和罚款全部上缴国库)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22条(依法没收的违法所得和罚款全部上缴国库)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22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二十二条 依照本法收缴的罚...

    时间:2024-12-07阅读:319标签: 罚款 证券法 违法所得 依法没收 缴国库

  • 证券法第221条(证券市场禁入制度)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21条(证券市场禁入制度)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21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二十一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

    时间:2024-12-07阅读:258标签: 证券法 证券市场 禁入制度

  • 证券法第220条(民事赔偿和缴纳罚款、罚金、违法所得承担顺序)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20条(民事赔偿和缴纳罚款、罚金、违法所得承担顺序)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20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二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

    时间:2024-12-07阅读:257标签: 罚金 罚款 证券法 违法所得 民事赔偿

  • 证券法第219条(证券法规定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19条(证券法规定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19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一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

    时间:2024-12-07阅读:309标签: 证券法 刑事责任 违法行为

  • 证券法第218条(妨碍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检查、调查的法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18条(妨碍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检查、调查的法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18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一十八条 拒绝、阻碍证...

    时间:2024-12-07阅读:335标签: 法律责任 证券法

  • 证券法第217条(渎职法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17条(渎职法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17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一十七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

    时间:2024-12-07阅读:222标签: 法律责任 证券法 渎职

  • 证券法第216条(不依法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证券法第216条(不依法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证券法第216条条文内容 第二百一十六条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时间:2024-12-07阅读:204标签: 法律责任 证券法

热门内容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惩罚性赔
  • 行政处罚法第33条(不予行政处罚情
  • 宪法第35条(言论、出版、集会、结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单方解除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无理由退
  • 著作权法第24条(合理使用的规定)
  • 公司法第88条原文规定内容及条文释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格式条款
  • 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解除劳动合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预付款后

最新资讯

  • 社会保险法第97条(外国人
  • 社会保险法第96条(被征地
  • 社会保险法第95条(进城务
  • 社会保险法第94条(刑事责
  • 社会保险法第93条(规范社
  • 社会保险法第92条(泄露用
  • 社会保险法第91条(明确相
  • 社会保险法第90条(社会保

推荐内容

热门标签

    审判 工资 实施细则 公安机关 举证 租赁合同 职业病 办法 立功 刑事犯罪 监督 企业并购

返回首页 粤ICP备1707242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0124号 工商网监备   网站统计

深圳市厚德汇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中心制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系作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发邮件到494483749@qq.com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