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_厚德汇法网
  •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 咨询指南
    • 婚姻家庭
    • 刑事案件
    • 劳动纠纷
    • 网络电商
    • 知识产权
    • 交通事故
    • 债权债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法律
    • 房产地产
    • 司法典型案例
    • 白皮书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司法鉴定
    • 证据规则
    • 法院执行
  • 企业法务
    • 工商财税
    • 股权
    • 公司治理
  • 律师推荐
    • 婚姻律师
    • 律师业务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律师函
    • 起诉书
    • 辩护词
    • 表格函件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证券期货法律法规
    • 民商法
    • 刑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 司法解释
    • 党纪法规
    • 国家行政法规
    • 地方法规规章
  • 法律资讯
  • 关于我们
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
    主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5条(交通警察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的违法行为如何行政处分)条文内容及释义

2024-04-13 12:01 admin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5条(交通警察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的违法行为如何行政处分)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条文释义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5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一十五条 交通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机动车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的;
 
(二)批准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机动车安装、使用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警报器、标志灯具,喷涂标志图案的;
 
(三)为不符合驾驶许可条件、未经考试或者考试不合格人员发放机动车驾驶证的;
 
(四)不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或者不按规定将依法收取的费用、收缴的罚款及没收的违法所得全部上缴国库的;
 
(五)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驾驶学校或者驾驶培训班、机动车修理厂或者收费停车场等经营活动的;
 
(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七)违法扣留车辆、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车辆号牌的;
 
(八)使用依法扣留的车辆的;
 
(九)当场收取罚款不开具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额的;
 
(十)徇私舞弊,不公正处理交通事故的;
 
(十一)故意刁难,拖延办理机动车牌证的;
 
(十二)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的;
 
(十三)违反规定拦截、检查正常行驶的车辆的;
 
(十四)非执行紧急公务时拦截搭乘机动车的;
 
(十五)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5条主旨

 
本条是对公安机关交通警察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违法行为如何给予行政处分的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5条条文释义

 
本条共分两款。
 
第一款是对交通警察在执行职务中的违法行为及对其所给予的行政处分的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执法主体,担负着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职责,他们的执法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都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正确实施,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整体水平。

为了建立一支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素质精良的专业化队伍和保证严格公正的执法,本法专门对交通警察作了有关纪律约束方面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十五个方面:

(1)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机动车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的。根据本法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管理制度,机动车必须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和技术检验,符合法定标准的,发给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以及技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方能上道路行驶。这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首要条件。如果负有职责的交通警察违反规定,徇私情、开后门,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机动车发放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将埋下交通事故或其他不法行为的隐患。

(2)批准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机动车安装、使用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警报器、标志灯具,喷涂标志图案的。为了顺利保障治安工作、救护以及其他抢险等工作,法律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按照规定喷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其他机动车不得喷涂、安装、使用上述车辆专用的或者与其相类似的标志图案、警报器或者标志灯具。如果违法批准在机动车上喷涂上述专用车辆的标志图案、安装上述车辆的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仅对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十分不利,也容易造成社会管理上的混乱。

(3)为不符合驾驶许可条件、未经考试或者考试不合格人员发放机动车驾驶证的。法律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驾驶证。根据公安部的有关规定,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一定的身体条件和年龄条件,经过学习和训练,按照公安部规定的考试规程考试合格的,发给驾驶证。绝不允许通过“走后门”等不正常途径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发放驾驶证。这种行为既是对当事人本人的安全不负责任,也是对公共交通安全不负责任。

(4)不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或者不按规定将依法收取的费用、收缴的罚款及没收的违法所得全部上缴国库的。这一规定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不执行行政罚款罚缴分离的有关法律规定;二是不按规定将收取的有关费用、罚款及违法所得上缴国库。为了严肃行政执法,严格管理行政罚款制度,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了对行政罚款实行罚缴分离的制度。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除按照法律规定可以对一些小数额的罚款以及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当场收缴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九条和第五十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并在规定的期限内缴付指定的银行。行政处罚法这一规定,对于纠正、约束某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追求经济利益滥罚款、利用罚款搞创收或从罚款中获取个人好处等不正之风,具有积极意义,应当坚决执行。本款规定的“依法收取的费用”和“没收的违法所得”主要包括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在办理有关审批发证、发照等事项过程中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费用,以及对违法当事人依法处以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的情况。根据本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依法收取的费用和没收的违法所得都应按照规定全部上缴国库。

(5)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驾驶学校或者驾驶培训班、机动车修理厂或者收费停车场等经营活动的。根据本法及有关规定,机动车的驾驶培训实行社会化,交通主管部门对驾驶培训学校实行资格管理,任何国家机关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驾驶学校或驾驶培训班、机动车修理厂、收费停车场等都属于经营性机构,执法人员不能与这些机构保持经济利益上的关系,以杜绝腐败的滋生。

(6)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要是指利用执勤、处理交通事故以及办理有关证照等与履行职务有关的方便条件;“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包括收受他人的金钱、有价证券、礼品及各种物品,或者接受他人提供的免费旅游、服务等等。

(7)违法扣留车辆、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车辆号牌的。扣留车辆、行驶证、驾驶证、车辆号牌应当由执法人员按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依法予以扣留,本法对在什么情况下扣留车辆、行驶证、驾驶证、车辆号牌等都有具体的规定,执法人员扣留车辆、行驶证、驾驶证、车辆号牌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严禁滥用职权非法扣留他人的车辆、行驶证、驾驶证、车辆号牌。

(8)使用依法扣留的车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是根据法律法规为了对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所采取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车辆并不是处罚对象,对于这些被扣留的车辆必须妥善保管。在扣留期间交通警察使用这些车辆实质是对车辆所有人合法权益的侵犯,也有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形象。因此,本法及公安部的有关规定都明确规定,任何人包括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使用被扣留的车辆。

(9)当场收取罚款不开具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额的。为了简化处理一些交通违章行为的手续,既方便当事人,也有利于维持交通秩序,本法规定对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罚款,当事人无异议的,可以由执勤的交通警察当场收缴罚款。并规定,收缴罚款应当开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这一制度在本法施行以前,根据《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执行多年,但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执法人员采取罚款不开收据或虽然开了收据但不如实填写罚款数额等行为,从中谋取私利。为了重申这一纪律,本法作了专门规定。

(10)徇私舞弊,不公正处理交通事故的。公正处理交通事故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一项重要职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在接到交通事故报告后,从现场勘查、收集证据、检验鉴定以及作出裁决,都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利用职权或各种关系从中收取好处、或偏袒一方,都是违背职责的。

(11)故意刁难,拖延办理机动车牌证的。这里所说的“机动车牌证”,主要是指机动车的号牌和行驶证,法律法规对申请机动车牌证规定了具体的办理时限,如果不符合发放机动车牌证法定条件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原因,拒绝发放。不得利用职权刁难当事人,故意拖延时间不予发放机动车牌证。

(12)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的。根据本法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按照规定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但是,安装了警报器和标志灯具,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可以随便使用的。法律规定,驾驶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也就是说,驾驶上述车辆如果不是执行紧急任务,不能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如有的人只是在一般的工作情况下使用,甚至是私人使用车辆,也使用警报器或标志灯具,以显示一种特权,是违背法律规定的。

(13)违反规定拦截、检查正常行驶的车辆的。根据有关规定,公安机关为了维护交通安全秩序和治安秩序,可以要求行驶的车辆停车检查。交通民警不得凭借职权或为了谋取私利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车辆进行检查,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

(14)非执行紧急公务时拦截搭乘机动车的。交通民警的首要职责是维护交通秩序和确保交通安全,除非在执行紧急公务的情况下,决不允许利用职权或为私利拦截搭乘他人车辆。这里说的“紧急公务”,主要是指在一些紧急情况下,交通民警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和确保安全,也包括为维护社会治安所进行的职务活动。如某路段出现塌方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需要紧急赶赴现场维护交通安全和秩序,进行处理,但一时没有公务车辆,则可以搭乘他人车辆到出事现场。如果不是紧急情况,只是一般的工作,甚至为了自己办私事,则不应搭乘他人车辆。

(15)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这主要是指交通警察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如明明发现交通违章行为,但因为是亲戚、朋友而放任不管、不予处罚,或者在岗执勤因为私事而擅离职守,不履行执勤义务的等等,都属于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
 
根据本款规定,交通警察有上述十五种违法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所谓“依法”,主要是指依照国家有关对违法违纪的公务员的行政处分规定。

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

其中“降级”是指降低行政级别的处分;“撤职”是指撤销其担任的行政职务;“开除”则不仅要撤销其行政职务,取消其行政级别,而且要开除出警察队伍。根据有关规定,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由任用该公务员的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决定。

行政处分决定应当做到事实清楚、定性正确,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当然,这里只是从行政处分的角度说的,有些违反纪律的行为,同时也触犯了刑律,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法对此另有规定。
 
第二款是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第一款规定的行为如何处理的规定。

第一款主要是针对交通警察的个人行为所作的规定,即交通警察在履行职务或执勤中作为个人违法违纪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除交通警察个人可能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单位名义作为执法主体时也同样可能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

如根据法律规定,许多行政处罚决定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不是交通警察个人就能决定的,必须经过一定的领导机关核查、批准,由单位作出处罚决定。

发放车辆的牌证等也是同样的情况。因此,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违反上述有关规定,如违背事实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在执法中有徇私舞弊等情况的,就面临着对单位如何处理的问题。

根据本款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上述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对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这就是说,单位有违法行为的,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这里规定的“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主要是指在以单位名义作出决定时起决策、领导作用的人,一般是单位的领导人或负责人,如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局名义作出的处罚决定,其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就是批准这项处罚决定的局长或副局长。所谓“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主要是指直接负责办理某项事务或某个案件的交通民警,即通常所说的“经办人”。

“经办人”往往是现场的执勤人员或直接办理某项事务的人员,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导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错误决定,应当负一定责任。

本款规定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是指根据有关责任人员违法行为的事实情况、情节以及危害程度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标签: 违法行为 行政处分 道路交通安全 交通警察 交通管理部门
上一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4条(依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对机动车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条文内容及释义

下一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6条(如何适用禁闭、辞退和降低警衔)条文内容及释义

法律条文释义相关文章: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3条(各地具体的执行标准)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3条(各地具体的执行标准)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3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二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时间:2024-04-23阅读:331标签: 道路交通安全 执行标准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2条(入境的境外机动车)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2条(入境的境外机动车)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2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国家对入境的境外机动车...

    时间:2024-04-13阅读:297标签: 机动车 境外 入境 道路交通安全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1条(农用机动车)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1条(农用机动车)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1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二十一条 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由农业...

    时间:2024-04-13阅读:302标签: 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0条(部队车辆和驾驶人)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0条(部队车辆和驾驶人)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20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二十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

    时间:2024-04-13阅读:394标签: 车辆 驾驶人 道路交通安全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道路等用语基本含义的具体解释)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道路等用语基本含义的具体解释)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一十九条 本法中下列...

    时间:2024-04-13阅读:1469标签: 道路交通安全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8条(承担赔偿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8条(承担赔偿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8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一十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

    时间:2024-04-13阅读:285标签: 赔偿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7条(追究刑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7条(追究刑事责任)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7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

    时间:2024-04-13阅读:245标签: 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6条(如何适用禁闭、辞退和降低警衔)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6条(如何适用禁闭、辞退和降低警衔)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6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一十六条 依照本法第...

    时间:2024-04-13阅读:349标签: 道路交通安全 禁闭 辞退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4条(依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对机动车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4条(依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对机动车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4条条文内容 第一...

    时间:2024-04-13阅读:491标签: 处罚 机动车 违法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 交通技术 监控记录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3条(暂扣和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后重新申请领取驾驶证期限)条文内容及释义

    本文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3条(暂扣和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后重新申请领取驾驶证期限)条文内容及释义,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3条条文内容 第一百一...

    时间:2024-04-13阅读:374标签: 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 暂扣 吊销

热门内容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惩罚性赔
  • 行政处罚法第33条(不予行政处罚情
  • 宪法第35条(言论、出版、集会、结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单方解除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无理由退
  • 著作权法第24条(合理使用的规定)
  • 公司法第88条原文规定内容及条文释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格式条款
  • 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解除劳动合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预付款后

最新资讯

  • 社会保险法第97条(外国人
  • 社会保险法第96条(被征地
  • 社会保险法第95条(进城务
  • 社会保险法第94条(刑事责
  • 社会保险法第93条(规范社
  • 社会保险法第92条(泄露用
  • 社会保险法第91条(明确相
  • 社会保险法第90条(社会保

推荐内容

热门标签

    审判 工资 实施细则 公安机关 举证 租赁合同 职业病 办法 立功 刑事犯罪 监督 企业并购

返回首页 粤ICP备1707242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0124号 工商网监备   网站统计

深圳市厚德汇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中心制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系作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发邮件到494483749@qq.com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