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系统解析2025年《民法典》及司法解释中夫妻财产认定的最新规则,涵盖共同财产范围、个人财产保护、特殊情形处理等核心内容,结合《民法典》第1062-1065条、《婚姻家庭编解释(二)》及2025年司法实践,明确财产归属判断标准与操作建议。

目录
一、法律依据与核心原则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新规
三、夫妻个人财产的保护规则
四、特殊情形下的财产定性(赠与、继承、债务等)
五、证据要求与实务操作建议
六、典型案例解析
七、总结与风险防范
一、法律依据与核心原则
(一)法律基础
-
《民法典》第1062条
-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
知识产权的收益;
-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除外);
-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
《民法典》第1063条
-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
一方的婚前财产;
-
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
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婚姻家庭编解释(二)》第5条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
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
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二)核心原则
-
共同财产推定原则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除法律明确规定或双方约定外,推定为共同财产。
-
个人财产严格保护原则
-
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款等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转化为共同财产。
-
意思自治优先原则
-
夫妻可通过书面协议约定财产归属,但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新规
(一)扩大共同财产范围
-
网络虚拟财产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游戏账号、虚拟货币等,原则上属共同财产;
-
案例:北京李某婚后通过游戏代练获得收益50万元,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
股权及其他投资权益
-
婚后以共同财产投资公司或合伙企业,即使登记在一方名下,收益属共同财产;
-
案例:上海张某婚后以共同财产投资企业,法院认定股权收益属共同财产。
(二)特殊共同财产的处理
-
父母为子女购房的出资
-
婚后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无明确约定时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
案例:广州王某父母出资300万元为其购房,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
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所得
-
婚后以个人财产投资,收益属共同财产,但本金仍属个人财产;
-
案例:深圳陈某婚前存款100万元,婚后投资获利200万元,法院认定200万元属共同财产。
三、夫妻个人财产的保护规则
(一)强化个人财产独立性
-
婚前财产的婚后管理
-
婚前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如存款利息)和自然增值,仍属个人财产;
-
案例:杭州周某婚前存款500万元,婚后利息100万元属个人财产。
-
人身损害赔偿款
-
因工伤、交通事故等获得的赔偿款,具有人身专属性,属个人财产;
-
案例:南京吴某因工伤获赔200万元,法院认定属个人财产。
(二)特殊个人财产的认定
-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归属的财产
-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一方所有”的财产,属个人财产;
-
案例:苏州郑某通过遗嘱继承父亲遗产100万元,法院认定属个人财产。
-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
衣物、化妆品、个人工具等,具有人身专属性,属个人财产;
-
案例:无锡孙某婚前购买的高档手表,婚后仍属个人财产。
四、特殊情形下的财产定性
(一)涉及第三方的财产
-
父母赠与财产的归属
-
婚后父母赠与财产,未明确约定时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
案例:常州李某父母赠与其婚后房产,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
债务与财产的关联性
-
夫妻共同债务需以共同财产清偿,但个人财产不受影响;
-
案例:盐城王某因个人债务被起诉,法院仅执行其个人财产,不涉及共同财产。
(二)协议约定的效力
-
婚内财产协议的合法性
-
协议需采用书面形式,且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
案例:南通钱某与妻子签订协议约定“婚后收入归各自所有”,法院支持其效力。
-
离婚协议的财产分割
-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
案例:泰州陈某离婚后反悔财产分割,法院认定协议有效,驳回诉求。
五、证据要求与实务操作建议
(一)关键证据清单
情形 |
必备证据 |
备注 |
共同财产认定 |
财产取得时间证明、出资凭证、协议约定 |
证明财产属于婚姻存续期间取得 |
个人财产认定 |
婚前财产公证、赠与协议、人身损害赔偿文件 |
证明财产归属及人身专属性 |
协议效力 |
书面协议、公证文件、双方签字 |
证明协议形式合法且意思表示真实 |
(二)实务操作指南
-
婚前财产公证
-
对婚前不动产、存款等进行公证,明确归属及婚后独立性;
-
示例条款:“本人婚前房产(地址:XX)属个人财产,与配偶无关。”
-
共同财产管理
-
婚后重大财产处置需双方协商一致,避免单方决定被认定为恶意转移;
-
示例操作:出售共同房产需双方签字,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
协议签订技巧
-
协议需明确财产范围、债务承担及变更条件,避免模糊表述;
-
示例条款:“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均归各自所有,不作为共同财产。”
六、典型案例解析
(一)虚拟财产分割案
案情:
李某婚后通过游戏代练获得收益50万元,女方主张分割。
判决:
法院认定虚拟财产属共同财产,双方各分得25万元。
(二)父母赠与财产案
案情:
王某父母出资300万元为其购房,未明确约定归属,离婚时男方主张属个人财产。
判决:
法院认定出资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房产属共同财产。
(三)婚内财产协议案
案情:
陈某与妻子签订协议约定“婚后收入归各自所有”,离婚时男方主张按协议执行。
判决:
法院认定协议合法有效,支持双方按协议分割财产。
七、总结与风险防范
2025年《民法典》夫妻财产认定新规进一步明确了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边界,强化了对个人财产的保护。建议:
-
明确财产归属:通过公证或协议约定财产归属,避免争议;
-
保留证据:保存财产取得凭证、协议文件等,证明财产来源及归属;
-
谨慎处理重大财产:婚后处置重大财产需双方协商一致,避免单方行为被认定无效;
-
专业协助:律师可协助设计财产管理方案、审查证据,最大限度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