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系统解析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标准与操作规则,涵盖法定共同财产范围、个人财产例外情形、协议约定效力等核心内容,结合《民法典》第1062条、第1063条及2025年最新司法实践,明确财产归属判断方法与风险防范策略。

目录
一、夫妻共同财产认定的法律依据与核心原则
二、法定共同财产的认定规则
三、个人财产的例外情形
四、特殊财产类型的认定难点(房产、股权、虚拟财产等)
五、夫妻共同财产认定协议约定的效力与实务操作
六、夫妻共同财产认定证据要求与争议解决路径
七、典型案例解析
八、总结与风险防范
一、夫妻共同财产认定法律依据与核心原则
(一)法律基础
-
《民法典》第1062条
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
知识产权的收益;
-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除外);
-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
《民法典》第1063条
规定个人财产范围:
-
婚前财产;
-
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
-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82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重大理由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二)核心原则
-
法定共同财产优先原则
除法律明确规定的个人财产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原则上属共同所有。
-
意思自治补充原则
夫妻可通过书面协议约定财产归属,但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
证据主导原则
财产归属争议需通过证据证明,如财产来源、协议约定等。
二、法定共同财产的认定规则
(一)典型共同财产类型
-
劳动收入
-
婚后工资、奖金、津贴等均属共同财产;
-
案例:北京李某婚后月薪8万元,离婚时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双方各分得4万元。
-
投资收益
-
婚后使用共同财产或个人财产投资所得收益(如股票增值、基金分红)属共同财产;
-
案例:上海张某婚后投资房产盈利200万元,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
知识产权收益
-
婚后取得的知识产权(如专利、著作权)授权使用费属共同财产;
-
案例:广州王某婚后出版小说获版税50万元,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二)特殊共同财产情形
-
父母婚后赠与
-
父母婚后赠与夫妻双方的资金或房产,未明确约定仅归一方时,属共同财产;
-
案例:深圳陈某父母婚后赠与夫妻50万元,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
继承财产
-
婚后继承的遗产,未明确约定仅归一方时,属共同财产;
-
案例:杭州周某婚后继承父亲遗产100万元,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三、个人财产的例外情形
(一)法定个人财产类型
-
婚前财产
-
婚前取得的房产、存款、车辆等,属个人财产;
-
案例:南京吴某婚前购房,离婚时法院认定属个人财产,未予分割。
-
人身损害赔偿款
-
婚后因工伤、交通事故等获得的赔偿款,属个人财产;
-
案例:苏州郑某因工伤获赔150万元,法院认定属个人财产。
(二)特殊个人财产情形
-
婚前财产转化
-
婚前财产婚后通过买卖、置换等方式转化为新财产,需证明来源方可保留个人属性;
-
案例:无锡孙某婚前房产出售得款300万元,婚后购新房,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
虚拟财产
-
婚前取得的虚拟货币、游戏账号等,属个人财产;
-
案例:南通钱某婚前购买比特币,离婚时法院认定属个人财产。
四、特殊财产类型的认定难点
(一)房产认定
-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
-
婚前贷款购房,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对应增值属共同财产;
-
案例:常州李某婚前购房贷款200万元,婚后共同还贷100万元,法院判决女方分得50万元及增值。
-
父母出资购房
-
父母婚后出资购房,未明确约定仅归一方时,属共同财产;
-
案例:盐城王某父母婚后出资300万元购房,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二)股权与合伙财产
-
婚后取得股权
-
婚后通过继承或受赠取得的股权,属共同财产;
-
案例:泰州赵某婚后继承公司20%股权,法院认定属共同财产。
-
婚前股权婚后增值
-
婚前持有股权,婚后增值部分属共同财产;
-
案例:徐州刘某婚前持有股权,婚后增值至500万元,法院认定增值部分属共同财产。
(三)涉外财产
-
境外资产
-
婚后取得的境外房产、存款等,需根据财产所在地法律认定,但中国法院可依据冲突规范调整;
-
案例:连云港陈某婚后取得美国房产,法院依据中国法律认定属共同财产。
五、夫妻共同财产认定协议约定的效力与实务操作
(一)婚内财产协议
-
协议效力
-
书面协议约定财产归属,经双方签字后生效,无需公证但建议公证以增强证明力;
-
案例:淮安周某与妻子签订协议,约定婚后收入归各自所有,法院支持其主张。
-
协议内容
-
需明确财产范围、归属方式、违约责任等,避免模糊表述;
-
示例条款:“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工资、奖金、投资收益均归各自所有,不作为共同财产。”
(二)离婚协议分割
-
协议效力
-
离婚时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经民政局备案后生效,具有强制执行力;
-
案例:宿迁吴某离婚协议约定房产归女方所有,男方反悔后法院强制执行过户。
-
协议漏洞
-
未明确财产细节(如股权价值、债务承担)可能导致争议;
-
建议:委托律师审核协议,确保条款无遗漏。
六、夫妻共同财产认定证据要求与争议解决路径
(一)关键证据清单
情形 |
必备证据 |
备注 |
法定共同财产 |
工资流水、房产证、投资协议 |
证明财产取得时间及来源 |
个人财产 |
婚前财产公证、购买凭证、赠与协议 |
证明财产归属及时间节点 |
协议约定 |
书面协议、公证文件、见证人证言 |
证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
(二)争议解决步骤
-
协商调解:优先通过律师协商或婚姻调解机构解决;
-
诉讼路径:协商无果时,向法院提起财产分割诉讼,需提交证据清单及法律依据;
-
执行阶段:法院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以实现财产分割。
七、典型案例解析
(一)婚前房产婚后增值案
案情:
李某婚前购房300万元,婚后增值至500万元,离婚时男方主张增值部分属个人财产。
判决:
法院认定房产属婚前财产,但婚后增值200万元属自然增值,为李某个人财产,不予分割。
(二)婚后投资收益案
案情:
王某婚后使用共同存款100万元投资基金,盈利50万元,离婚时女方主张全额分割。
判决:
法院认定投资收益属共同财产,双方各分得25万元。
(三)协议约定效力案
案情:
张某与妻子签订婚内协议,约定“婚后收入归各自所有”,离婚时男方主张工资属个人财产。
判决:
法院支持协议约定,认定工资属张某个人财产,不予分割。
八、总结与风险防范
夫妻共同财产认定需结合法律规定与实务操作,建议:
-
明确财产属性:区分婚前婚后财产,及时办理公证或登记;
-
签订书面协议:通过婚内协议或离婚协议明确财产归属,避免口头约定;
-
保留关键证据:保存工资流水、房产证、协议等原件,防范争议;
-
专业协助:律师可协助起草协议、收集证据,最大限度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