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_厚德汇法网
  •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 咨询指南
    • 婚姻家庭
    • 刑事案件
    • 劳动纠纷
    • 网络电商
    • 知识产权
    • 交通事故
    • 债权债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法律
    • 房产地产
    • 司法典型案例
    • 白皮书
    • 治安管理处罚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司法鉴定
    • 证据规则
    • 法院执行
  • 企业法务
    • ESG
    • 工商财税
    • 股权
    • 公司治理
  • 律师推荐
    • 婚姻律师
    • 律师业务
  • 法律文书
    • 法律书籍资料
    • 合同范本
    • 律师函
    • 起诉书
    • 辩护词
    • 表格函件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证券期货法律法规
    • 民商法
    • 刑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 司法解释
    • 党纪法规
    • 国家行政法规
    • 地方法规规章
  • 法律资讯
  • 关于我们
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
    主页 > 企业法务 > 公司治理 > 股东大会 > >

成为公司股东的条件有哪些?

2018-03-27 21:52 admin
本文介绍成为公司股东的条件有哪些,哪些人可以成为股东。

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


成为股东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股东需要具备以下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

1.有成为公司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这是认定股权或股东资格的首要标准。

由于出资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应当具有成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该真实意思表示自然不应认定为股东。

由于意思表示实为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缺乏直接判决和审查的可操作性,因而,能够反映该真实意思表示的外在证据在认定股东资格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类证据主要有:公司设立前关于投资约定的内部协议、签署的章程、相关股东的证词等。

另外,假如当事人实际享有和行使股东权利,如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权等,从该外在行为也可以推定出其具有成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

2.实际履行出资义务。

实际出资是股东对公司最重要的义务,是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是确认股权和股东资格的重要标准‍。

对于不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公司和其他要求其补足出资,并且拒绝其行使股东权利或通过法定程序取消其股东资格。

当然,未出资的股东在依法进行了补投资后,仍然可以恢复其股东权利。

3.不违反我国法律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在公司章程上被记载为股东并确认受公司章程约束。

5.获得公司签发的出资证明书。

6.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

7.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为股东。


如何成为股东?


1、原始取得,指通过向公司出资或者认购股份而取得股东资格。原始取得又可分为两种情形:

(1)设立时的原始取得。即基于公司的设立而向公司投资,从而取得股东资格。通过这种方式取得股东资格的人包括有限公司设立时的全部发起人,股份公司设立时的发起人和认股人。

(2)设立后的原始取得。即在公司成立后,增资时,通过向公司出资或者认购股份的方式而取得股东资格。

2、继受取得:继受取得,也称为传来取得或派生取得,即通过受让、受赠、继承、公司合并等途径而取得股东资格,取得股份的受让人、受赠人、继承人、继受人就成为公司的新股东。

3、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指股份的受让人,依据公司法所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地从无权利人处取得股票,从而获得股东资格。

由于善意取得不用依赖于转让人的意志就可直接取得股权,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原始取得方式。


哪些人可以成为股东?


一、自然人 

(一)党政机关

1、公务员(禁止) 

公务员范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法院和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2、党政机关的干部和职工(禁止)  国家机关法人的干部和职工,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特殊批准的以外,一律不准经商、办企业。 

3、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有条件禁止)  区、县党政机关局级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不准在领导干部管辖的业务范围内投资兴办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企业。 

4、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退(离)休干部(禁止)  禁止县级以上党和国家机关退的(离)休干部,不得兴办商业性企业。因此不得在商业性企业入股。 

5、国有企业领导人(有条件禁止)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层以上)不得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以及损害本企业利益的下列行为:

个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和有偿中介活动,或者在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关联企业和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

6、国企领导人配偶、子女 (有条件禁止)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在本企业的关联企业、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 

7、现役军人(禁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第127条规定,军人不得经商,不得从事本职以外的其他职业和传销、有偿中介活动,不得参与以营利为目的的文艺演出、商业广告、企业形象代言和教学活动,不得利用工作时间和办公设备从事证券交易、购买彩票,不得擅自提供军人肖像用于制作商品。《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3章第3节27条:参与经商或者偷税漏税,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职(级)、降衔(级)、撤职、取消士官资格处分。

8、银行工作人员(有条件禁止) 

目前没有统一的明文规定禁止银行工作人员投资其他企业,但各商业银行对其员工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性规定。

目前银监会正在征求意见制定相关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征求意见稿)》第十条,坚持以客户和所在银行(公司)利益为重。

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应申请回避,或向管理层、利益相关人充分披露利益冲突信息,以保障业务处理的公平合理。从业人员如果与客户有亲属关系,批准贷款时应回避;

不得在其他公司兼职(本行或本公司委派的除外)或从事第二职业;不得在工作时间炒股票;

不得在所在银行(公司)外参与经营性或营利性活动。

9、在职教师(部分允许) 

普通教师可以,但中央直属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不得经商办企业。 

(二)其他情形 

1、职工持股会(禁止) 

2、国有企业职工(有条件禁止) 

职工持股不得处于控股地位。

职工入股原则限于持有本企业股权。

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及其各级子企业改制,经国资监管机构或集团公司批准,职工可投资参与本企业改制,确有必要的,也可持有上。

一级改制企业股权,但不得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所出资各级子企业、参股企业及本集团公司所出资其他企业股权。

科研、设计、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持有子企业股权的,须经同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且不得作为该子企业的国有股东代表。

3、未成年人(允许)

4、家庭成员(有条件允许)  家庭成员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以各自拥有的财产作为注册资本,并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登记时需提交财产分割的书面证明或者协议。 

二、法人 

1、分公司(禁止)  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对公司制企业、集团所有制企业投资,但其所设立的分公司不能对外投资。

2、一人公司(有条件允许)  一人有限公司原则上可以成为公司的股东;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公司,而且该一人有限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公司。

3、商业银行(有条件允许)  商业银行原则上不能成为非金融机构的股东,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如司法判决或抵押质押等不属于主动投资行为。

4、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允许,不建议)  拟上市鉴于股权的稳定性考虑,若出现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法人股东,还是建议转给他人。

5、非营利性非企业法人(有条件允许)  总体上来说,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等非企业法人都可以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等。

但是一般来说,国家政府性质的非盈利性的非企业法人不具备股权投资的主体资格。

6、基金公司(允许)

7、个人独资企业(允许) 

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作为有限公司的股东,并可设立分支机构。不得投资设立非公司企业法人。 

8、外商投资企业(允许)  出资额已缴足、已经完成原审批项目、已经开始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作为发起人。 

三、合伙企业

1、合伙企业(允许) 

合伙企业可以作为有限公司的股东,并可以设立分支机构。

2、中介机构(禁止) 

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不得设立公司。 

四、国有资产

1、事业单位(禁止)

2、高校(禁止)

3、社会团体法人(允许)

4、村民委员会(允许)

标签: 股东
上一篇:什么是股东,股东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公司股东承担什么责任

股东大会相关文章:

  • 股东会可以委托他人参加吗?2025年最新法律规则与实务指南

    文章摘要:根据《公司法》第一百零六条,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会会议,行使表决权。此为股东的法定权利,公司章程不得剥夺,但可对委托程序作出细化规定。本文结合202...

    时间:2025-07-10阅读:119标签: 股东 股东会

  • 股东出资不到位承担什么责任?2025年最新法律规则与实务指南

    摘要:本文结合2025年修订的《公司法》及司法解释,系统解析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法律责任,涵盖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及2025年新规影响,通过典型案例揭示实务风险,并提供...

    时间:2025-07-10阅读:169标签: 股东 出资

  • 法定代表人必须是股东吗?2025年最新法律解析与实务指引

    摘要:法律未强制要求法定代表人必须为股东。只要符合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的任职资格,即可担任法定代表人本文结合2025年修订的《公司法》及司法实践,系统解析法定代表人是...

    时间:2025-07-10阅读:195标签: 股东 法定代表人

  • 股东和监事可以是一个人吗?2025年最新法律解析与实务指引

    摘要:股东若不同时担任董事或高管,可以担任监事;若兼任董事或高管,则不得担任监事。本文结合2025年修订的《公司法》及司法实践,系统解析股东能否兼任监事的法律规则,涵盖...

    时间:2025-07-10阅读:205标签: 股东 监事

  • 股东和合伙人有什么区别?2025年最新法律解析与实务指引

    摘要:股东适用于公司制企业,强调资本联合;合伙人适用于合伙企业,强调人合性。本文结合2025年修订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及司法实践,系统解析股东与合伙人的法律区别,...

    时间:2025-07-10阅读:166标签: 股东 合伙人

  • 公司借款股东承担什么责任?2025年最新法律规则与实务指南

    文章摘要:根据《公司法》第三条,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此为股东有限责任的基石。本文结合2025年修订的《公司法》及...

    时间:2025-07-10阅读:229标签: 借款 股东

  • 股东大会召开流程:2025年最新法律解析与实务指引

    摘要:本文结合2025年修订的《公司法》及实务操作指南,系统解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的召开流程,涵盖法律基础、具体步骤、特殊情形及2025年新规影响,通过典型案例揭示合规要...

    时间:2025-07-10阅读:212标签: 股东 股东大会

  • 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什么责任?2025年最新法律规则与实务指南

    文章摘要:根据《公司法》第三条,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此为股东有限责任的基石。本文结合2025年修订的《公司法》及...

    时间:2025-07-10阅读:123标签: 债务 股东

  • 股东分红税率是多少?2025年最新税务规则与实操指南

    摘要:股东分红主要涉及个人所得税(自然人股东)和企业所得税(企业股东),税率因股东身份、持股期限及企业类型而异。本文结合2025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

    时间:2025-07-10阅读:424标签: 税率 股东 分红

  • 股东变更需要交什么税?2025年最新税务规则与实操指南

    摘要: 股东变更(股权转让)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印花税,纳税主体为转让方,受让方仅需缴纳印花税。 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

    时间:2025-07-10阅读:257标签: 股东变更 交税 股东

图书推荐

热门内容

  • 什么是股东,股东是什么意思?
  • 股东大会出席人数规定是怎样的?
  • 公司法对股东大会召开时间是怎样
  • 成为公司股东的条件有哪些?
  • 什么是隐名股东,隐名股东是什么
  • 公司股东退股如何清算
  • 股东分红税率是多少?2025年最新税
  • 谁有资格参加股东大会?
  • 公司法人是什么意思,是老板吗?
  • 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区别

最新资讯

  • 股东会可以委托他人参加吗
  • 股东出资不到位承担什么责
  • 法定代表人必须是股东吗?
  • 股东和监事可以是一个人吗
  • 股东和合伙人有什么区别?
  • 公司借款股东承担什么责任
  • 股东大会召开流程:2025年最
  • 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什么责

推荐内容

  • 什么是股东,股东是什么意
  • 股东大会召开流程是怎样的
  • 什么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
  • 股东大会出席人数规定是怎
  • 公司法对股东大会召开时间
  • 董事和股东的区别

热门标签

    审判 工资 实施细则 公安机关 举证 租赁合同 职业病 办法 立功 刑事犯罪 监督 企业并购

返回首页 粤ICP备1707242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0124号 工商网监备   网站统计

深圳市厚德汇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中心制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系作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发邮件到494483749@qq.com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