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共有产权房?2025年最新政策解析与实操指南

摘要:共有产权房是政府与购房者按比例共有产权的保障性住房,旨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根据《民法典》第327条、2025年《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及地方细则,本文系统解析...
摘要:本文系统解析父母作为共同还款人时是否享有房产产权的核心规则,涵盖产权登记、出资性质、司法实践及实务建议。结合《民法典》第209条、第657条及最新司法解释,通过典型案例明确父母共同还款的产权归属问题,提供证据要求与风险防范策略。
一、父母作为共同还款人的产权认定基本原则
二、产权登记对归属的决定性影响
三、出资性质:赠与还是借款?
四、司法实践中的特殊情形处理
五、证据要求与实务操作建议
六、典型案例解析
七、总结与风险防范
情形 | 必备证据 | 备注 |
---|---|---|
赠与 | 赠与协议、转账记录 | 协议需明确“无偿赠与” |
借款 | 借条、转账备注 | 备注“借款”或“还款” |
共同还款 | 银行流水、还款记录 | 证明还款时间与婚姻期间重合 |
案情:男方父母婚前支付首付款购房并登记在男方名下,婚后继续还贷。离婚时,女方主张分割婚后还贷部分及增值。
判决:婚后还贷部分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男方需补偿女方40万元(依据解释二第8条)。
案情:父母与子女签订借条,明确“借款50万元用于还贷”。子女离婚时,父母要求返还借款。
判决:借条有效,子女需返还本金及利息,但无需分割房产。
父母作为共同还款人是否享有产权,需结合产权登记、出资性质及书面协议综合判断。建议通过以下方式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