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5月10日新修订的《
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婚姻登记政策迎来重大调整。其中最受关注的“取消户口本要求”引发热议。那么结婚需要户口本吗?本文结合《
民法典》《婚姻登记条例》等
法律法规,详细解读当前结婚登记的核心要求,帮助公众准确理解政策变化。
一、2025年结婚新规:结婚登记不再强制要求户口本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2025修订)》第八条,内地居民申请结婚登记时,只需提供以下材料:
1、居民身份证:作为身份核验的核心证件;
2、无配偶及无近亲关系声明:需本人签署书面声明,确认符合法定结婚条件。
政策背景:民政部在政策解读中明确,全国婚姻登记系统已实现实时联网核查,通过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和民政部婚姻数据库的共享,可精准核验身份信息及婚姻状态,从技术上防范重婚、骗婚风险。
二、新旧政策对比:为何取消户口本?
1、旧政策(2025年5月前)
依据原《婚姻登记条例》(2003年修订版),办理结婚需提交户口本和身份证。户口本用于核验户籍信息、婚姻状况及亲属关系。
2、新政策(2025年5月后)
通过部门信息共享优化流程,取消户口本提交要求,改为“书面声明+系统核验”模式。民政部强调,此举旨在简化登记手续,保障婚姻自由,同时利用技术手段确保登记真实性。
三、特殊人群的登记要求
1、港澳台居民
需提供有效通行证或居住证,以及经公证的《无配偶及无近亲关系声明》。
2、华侨及外国人
需提交护照、居住国公证机构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等文件,并通过外交认证程序。
法律依据:《婚姻登记条例(2025修订)》第八条对港澳台、华侨及外国人的材料要求作出专项规定。
四、结婚常见问题解答
1、不用户口本如何防止重婚?
民政部回应称,全国婚姻登记系统已实现跨部门数据实时互通,包括公安人口信息库、法院婚姻判决记录等,可自动校验婚姻状态。
2、户口本丢失或信息不全怎么办?
若无法提供户口本,可向公安机关申请户籍证明。集体户口人员可提交加盖公章的户口页复印件及身份证。
3、登记流程是否全国统一?
新条例明确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打破户籍地限制,可在任意地区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五、法律风险提示
1、虚假声明的后果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隐瞒已婚状态或伪造材料将导致婚姻无效,相关方需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2、婚前重大疾病告知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若患有重大疾病,需在登记前如实告知对方,否则另一方有权申请撤销婚姻。
六、结语
2025年婚姻登记新规以技术赋能简化流程,既保障婚姻自由,又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管。公众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需严格遵守诚信原则,确保登记材料的真实合法。
相关法规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婚姻登记条例(2025修订)》第八条、第九条
民政部《关于在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2017年)
政策咨询:各地民政部门官网或政务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