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婚姻登记条例(国务院令第804号)已明确2025年5月10日起全国施行。
一、核心变化:2025年5月10日正式落地
新婚姻登记条例(国务院令第804号)已明确2025年5月10日起全国施行(《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2条)。这意味着,从这一天起,婚姻登记将全面推行“全国通办”、取消户口簿等便民措施,成为我国婚姻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二、法律依据:新规的“硬核”支撑
婚姻自由原则:《民法典》第1046条明确“婚姻完全自愿”,新规通过简化材料、打破户籍限制,进一步保障婚姻自主权。
登记程序简化:《民法典》第1049条仅要求“提交无配偶声明”,与新条例“身份证+声明书”模式完全匹配。
2. 新条例细化实施规则
实施时间:2025年5月10日起生效(《国务院令第804号》)。
全国通办:户籍地限制取消,可在任意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条例》第5条)。
材料简化:结婚、
离婚登记仅需身份证和声明书,无需户口簿(《婚姻登记条例》第7条)。
三、新规亮点:从“户籍束缚”到“服务升级”
1. 全国通办:打破地域限制
适用范围:内地居民可在全国31个省(市、区)任意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婚姻登记条例》第5条)。
试点成效:2021年试点期间,全国办理跨省业务49.2万对(《澎湃新闻》2025年4月10日),新规将惠及更多异地群体。
2. 材料简化:告别“拿户口本难”
仅需身份证:结婚、离婚登记只需身份证+无配偶声明书(《婚姻登记条例》第7条)。
异地办理:户籍信息通过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联网核验,无需再跑回老家(《婚姻登记条例》第4条)。
3. 技术赋能:信用体系护航登记安全
虚假声明入征信:伪造材料者将被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婚姻登记条例》第22条)。
系统自动核验:30秒内完成身份及婚姻状态核查(《中国妇女报》2025年4月10日)。
四、常见问题解答:你需要知道的细节
Q:5月10日前还能用旧规定吗?
A:是的!新条例自5月10日起实施,此前仍按原规定执行(《国务院令第804号》)。
Q:离婚冷静期有变化吗?
A:冷静期仍为30日,但离婚登记支持线上预约和刷脸验证(《婚姻登记条例》第15条)。
Q:办理流程如何?
A:线上预约→携带身份证→填写声明书→现场核验→领取证件,全程约30分钟(《民政部政策解读》)。
五、新规意义:让婚姻回归“人本”价值
1. 便民利民:降低登记门槛
据民政部数据,新规实施后每年将减少12万对新人因户口簿受阻的纠纷(《法治日报》2025年4月14日)。
外来务工人员、户籍信息受限者将直接受益,单次登记成本降低90%。
2. 社会治理:推动移风易俗
新规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减少高额彩礼、家暴等社会问题(《婚姻登记条例》第5条)。
六、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46条、1049条
《婚姻登记条例》(2025年修订版)第4、5、7、15、22条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8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