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服务_厚德汇法网
  •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 咨询指南
    • 婚姻家庭
    • 刑事案件
    • 劳动纠纷
    • 网络电商
    • 知识产权
    • 交通事故
    • 债权债务
    • 损害赔偿
    • 合同法律
    • 房产地产
    • 司法典型案例
    • 白皮书
    • 治安管理处罚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司法鉴定
    • 证据规则
    • 法院执行
  • 企业法务
    • ESG
    • 工商财税
    • 股权
    • 公司治理
  • 律师推荐
    • 婚姻律师
    • 律师业务
  • 法律文书
    • 法律书籍资料
    • 合同范本
    • 律师函
    • 起诉书
    • 辩护词
    • 表格函件
  • 法律法规
    • 法律条文释义
    • 证券期货法律法规
    • 民商法
    • 刑法
    • 社会法
    • 行政法
    • 经济法
    • 司法解释
    • 党纪法规
    • 国家行政法规
    • 地方法规规章
  • 法律资讯
  • 关于我们
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
    主页 > 法律法规 > 行政法 > >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

2024-04-09 22:27 admin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文时间:2019年8月2日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

 
(2019年8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公布 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的原料目录和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的制定、调整和公布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是指依照本办法制定的保健食品原料的信息列表,包括原料名称、用量及其对应的功效。
 
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以下简称保健功能目录),是指依照本办法制定的具有明确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的保健功能信息列表。
 
第四条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保健功能目录的制定、调整和公布,应当以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遵循依法、科学、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调整并公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保健功能目录。
 
第六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机构(以下简称审评机构)负责组织拟订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保健功能目录,接收纳入或者调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保健功能目录的建议。
 
 
第二章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管理
 
 
第七条 除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外,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国内外食用历史,原料安全性确切,在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中已经使用;
 
(二)原料对应的功效已经纳入现行的保健功能目录;
 
(三)原料及其用量范围、对应的功效、生产工艺、检测方法等产品技术要求可以实现标准化管理,确保依据目录备案的产品质量一致性。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一)存在食用安全风险以及原料安全性不确切的;
 
(二)无法制定技术要求进行标准化管理和不具备工业化大生产条件的;
 
(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禁止食用,或者不符合生态环境和资源法律法规要求等其他禁止纳入的情形。
 
第九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向审评机构提出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建议。
 
第十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可以根据保健食品注册和监督管理情况,选择具备能力的技术机构对已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中使用目录外原料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符合要求的,技术机构应当及时提出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建议。
 
第十一条 提出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建议应当包括下列材料:
 
(一)原料名称,必要时提供原料对应的拉丁学名、来源、使用部位以及规格等;
 
(二)用量范围及其对应的功效;
 
(三)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范围和相应的检测方法、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相关说明、注意事项等;
 
(四)人群食用不良反应情况;
 
(五)纳入目录的依据等其他相关材料。
 
建议调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还需要提供调整理由、依据和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 审评机构对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建议材料进行技术评价,结合批准注册保健食品中原料使用的情况,作出准予或者不予将原料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或者调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技术评价结论,并报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第十三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审评机构报送的技术评价结论等相关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初步审查,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应当公开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
 
第十四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审评机构报送的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时公布纳入或者调整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中的原料进行再评价,根据再评价结果,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目录进行相应调整:
 
(一)新的研究发现原料存在食用安全性问题;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保健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原料存在食用安全风险或者问题;
 
(三)新的研究证实原料每日用量范围与对应功效需要调整的或者功效声称不够科学、严谨;
 
(四)其他需要再评价的情形。
 
 
第三章 保健功能目录管理
 
 
第十六条 纳入保健功能目录的保健功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以补充膳食营养物质、维持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或者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因素为目的;
 
(二)具有明确的健康消费需求,能够被正确理解和认知;
 
(三)具有充足的科学依据,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
 
(四)以传统养生保健理论为指导的保健功能,符合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理论;
 
(五)具有明确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列入保健功能目录:
 
(一)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作用;
 
(二)庸俗或者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三)可能误导消费者等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向审评机构提出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功能目录的建议。
 
第十九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可以根据保健食品注册和监督管理情况,选择具备能力的技术机构开展保健功能相关研究。符合要求的,技术机构应当及时提出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功能目录的建议。
 
第二十条 提出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功能目录的建议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保健功能名称、解释、机理以及依据;
 
(二)保健功能研究报告,包括保健功能的人群健康需求分析,保健功能与机体健康效应的分析以及综述,保健功能试验的原理依据、适用范围,以及其他相关科学研究资料;
 
(三)保健功能评价方法以及判定标准,对应的样品动物实验或者人体试食试验等功能检验报告;
 
(四)相同或者类似功能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情况;
 
(五)有关科学文献依据以及其他材料。
 
建议调整保健功能目录的,还需要提供调整的理由、依据和相关材料。
 
第二十一条 审评机构对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功能目录的建议材料进行技术评价,综合作出技术评价结论,并报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一)对保健功能科学、合理、必要性充足,保健功能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适用、稳定、可操作的,作出纳入或者调整保健功能目录的技术评价结论;
 
(二)对保健功能不科学、不合理、必要性不充足,保健功能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不适用、不稳定、没有可操作性的,作出不予纳入或者调整的技术评价建议。
 
第二十二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审评机构报送的技术评价结论等相关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初步审查,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食品功能目录的,应当公开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
 
第二十三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审评机构报送的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功能目录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时公布纳入或者调整的保健功能目录。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时组织对保健功能目录中的保健功能进行再评价,根据再评价结果,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目录进行相应调整:
 
(一)实际应用和新的科学共识发现保健功能评价方法与判定标准存在问题,需要重新进行评价和论证;
 
(二)列入保健功能目录中的保健功能缺乏实际健康消费需求;
 
(三)其他需要再评价的情形。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制定、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的制定、新食品原料的审查等工作应当相互衔接。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标签: 管理办法 保健食品 保健功能
上一篇: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下一篇:进口药材管理办法

行政法相关文章:

  • 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全文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时间:2025年3月18日 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 (2014年8月1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8号公布 根据2025年3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0...

    时间:2025-08-30阅读:242标签: 管理办法 企业经营 异常名录

  • 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全文

    发文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档案局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0日 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办法 (2025年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档案局令第96号公布 自2025年3月20日起施...

    时间:2025-08-30阅读:212标签: 档案管理 经营主体登记

  • 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国防科工委外交部 发布时间:2001年2月8日 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 (现发布《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对空间活动的管理,建立我...

    时间:2024-04-11阅读:81标签: 管理办法 登记 空间物体

  • 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单位:市场监管总局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7日 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办法(试行) 国市监注〔2018〕249号 第一条 为规范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与管理,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据《...

    时间:2024-04-11阅读:149标签: 管理办法 电子营业执照

  • 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市场监管总局 发布时间:2021年7月30日 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 国市监信规〔2021〕3号 第一条 为了规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信用修复管理工作,鼓励违法失信当事人(...

    时间:2024-04-11阅读:118标签: 管理办法 市场监督管理 信用修复

  •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 发布时间:2016年1月6日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 (2016年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时间:2024-04-11阅读:205标签: 管理办法 产品 电器电子 有害物质 限制使用

  •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等 发布时间:2016年1月26日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 (2016年1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

    时间:2024-04-11阅读:85标签: 检验 管理办法 商品 进出口 鉴定机构

  •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发布时间:2004年6月14日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2004年6月1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0号公布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

    时间:2024-04-10阅读:176标签: 管理办法 登记 企业名称

  • 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 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时间: 2016年2月23日 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2016年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78号公布 自2016年3月3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时间:2024-04-10阅读:91标签: 管理办法 质量监督

  • 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时间:1991年9月15日 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 (1991年9月15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24号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

    时间:2024-04-10阅读:123标签: 管理办法 计量站

图书推荐

热门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2021最新版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新版全文
  • 涉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最新
  •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5版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全文

最新资讯

  • 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办法
  • 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
  •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办法全
  • 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公
  • 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办法全文
  • 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

推荐内容

热门标签

    审判 工资 实施细则 公安机关 举证 租赁合同 职业病 办法 立功 刑事犯罪 监督 企业并购

返回首页 粤ICP备1707242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0124号 工商网监备   网站统计

深圳市厚德汇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中心制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系作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发邮件到494483749@qq.com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