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费最低标准是多少钱一个月?2025年最新规定解析

摘要: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赡养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文结合《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系统解析赡养费的最低标准。明确计算依据、地方标准差异...
摘要:赡养费是指成年子女或其他法定赡养人(如孙子女、继子女)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所需支付的费用,本文系统解析赡养费的法律定义、费用构成及支付标准,结合《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明确赡养费与抚养费的区别,提供实务操作指南。
一、赡养费的法律定义
二、费用构成与支付方式
(一)经济供养
(二)生活照料
(三)精神慰藉
三、法律依据与强制标准
四、实务中常见争议问题解答
五、总结:赡养费的法律意义与社会价值
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赡养费是指成年子女或其他法定赡养人(如孙子女、继子女)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所需支付的费用,其法律特征包括:
Q1:赡养费是否包括父母居住费用?
A: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子女需承担父母无自有住房时的居住费用,或提供等价住房。
Q2:子女能否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支付?
A:可申请减免,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70%(参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48条)。
Q3:赡养费与抚养费有何区别?
A:赡养费是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抚养费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两者主体、对象与法律依据均不同。
赡养费制度体现"老有所养"的法治理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