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子女中有人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时,其他子女或老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其中一个子女不赡养老人怎么起诉”**是家庭纠纷中的常见问题。本文结合《
民法典》《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司法实践,详解起诉流程、法律依据及实务操作,帮助读者依法维护老人权益。
	 
	 
	 
	一、法律依据:子女不赡养的法律后果与起诉权利
	
	1. 核心法律条款
	
	《民法典》第1067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支付赡养费。”
	 
	老人可直接起诉不赡养的子女,其他子女可协助。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赡养人应当履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
	 
	不履行义务的子女需承担法律责任。
	 
	《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
	 
	老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如其他子女)可作为原告起诉。
	 
	二、起诉不赡养子女的6个关键步骤
	
	1. 第一步:收集证据
	
	证据类型:
	
	父母生活困难证明(如收入证明、医疗费用单据);
	
	子女拒绝赡养的书面记录(聊天记录、录音、证人证言);
	
	村委会/居委会调解记录(如曾协商未果)。
	
	2. 第二步:确定管辖法院
	
	管辖原则:
	
	向不赡养子女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基层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第24条);
	
	若老人行动不便,可选择老人住所地法院。
	
	3. 第三步:撰写起诉状
	
	起诉状内容:
	
	原告(老人)及被告(不赡养子女)的身份信息;
	
	诉讼请求(如要求支付赡养费、承担医疗费用等);
	
	事实与理由(说明子女未履行义务的具体情形)。
	
	4. 第四步:提交材料并立案
	
	需提交的材料:
	
	起诉状(一式多份,按被告人数提交);
	
	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
	
	证据材料(如医疗单据、聊天记录等)。
	
	5. 第五步:参加庭审与调解
	
	调解优先:
	
	法院通常会组织调解(如红旗区法院案例[8]),若达成协议,可签订调解书;
	
	判决结果:
	
	若调解失败,法院将根据证据判决赡养费金额、支付方式等。
	
	6. 第六步:强制执行
	
	执行措施:
	
	若子女仍不履行判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扣划工资、冻结财产)。
	 
	 
	三、实务案例与争议解析
	
	案例1:其他子女协助起诉不赡养的兄弟
	
	案情:
	
	老人因病需长期护理,但小儿子拒绝支付费用。其他子女协助老人起诉,法院判决小儿子每月支付赡养费2000元并分担医疗费。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67条:子女共同承担赡养义务;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老人可作为原告起诉。
	
	案例2:老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时的起诉
	
	案情:
	
	老人因阿尔茨海默病丧失行为能力,其女儿作为法定代理人起诉其他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2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四、常见问题解答(FAQ)
	
	Q1:起诉不赡养的子女需要其他子女同意吗?
	
	不需要。
	 
	法律依据:
	
	赡养是每个子女的独立义务,其他子女无权干涉老人或其代理人起诉。
	
	Q2:诉讼费用由谁承担?
	
	先由起诉方垫付,最终由败诉方承担。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29条: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
	
	Q3:子女不履行判决会怎样?
	
	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法律依据:
	
	《
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结语
	
	起诉不赡养的子女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是维护家庭和谐的必要手段。通过收集证据、选择管辖法院、依法起诉,可有效保障老人权益。若遇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通过居委会、村委会先行调解,减少诉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