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一、提交的证件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现场复印)。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现场填写)。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
摘要:本文系统解析2025年结婚登记的法律性质,明确其属于行政确认而非行政许可,结合《行政许可法》《民法典》及《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帮助公众理解登记行为的法律意义与实务操作。
一、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核心区别
二、结婚登记的法律性质认定(含2025年政策依据)
三、特殊情形登记的法律属性分析
四、2025年新政策对登记性质的优化措施
五、常见误区与法律风险防范
六、总结:明确法律性质,保障婚姻登记合法性
区别点 | 行政许可 | 行政确认 |
---|---|---|
行为对象 | 许可从事特定活动(如经营、执业) | 确认既有事实或法律关系(如身份、婚姻) |
法律效果 | 赋予新权利或资格,解除法律禁止 | 确认现有状态,不创设新权利 |
行为性质 | 形成性行为(创设新法律关系) | 宣示性行为(确认已有法律关系) |
典型案例 | 营业执照核发、驾驶证核发 | 婚姻登记、不动产登记 |
2025年政策通过法律修订与实务优化,进一步明确了结婚登记的行政确认性质。公众应理解其与行政许可的本质区别,避免法律认知误区。登记前需确认材料真实性,登记后可通过电子证照便捷证明婚姻状态。如遇争议,可依据《行政诉讼法》维护权益,确保婚姻登记的合法性与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