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哪方:2025最新法律视角下的科学判定指南

摘要:离婚时孩子抚养权归属需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核心原则,综合考量年龄、父母抚养条件、子女意愿等因素。本文从法律框架、年龄分界线、...
摘要:本文围绕夫妻离婚时两个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判定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系统梳理双子女抚养权判定的法律原则、核心考量因素、证据规则及特殊情形处理,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实务中的争议焦点,为离婚当事人提供法律指引与实务操作建议。
一、双子女抚养权判定的法律原则与核心价值
二、双子女抚养权判定的考量因素与逻辑框架
三、双子女抚养权判定的证据规则与举证责任
四、特殊情形下的双子女抚养权处理
五、实务操作建议与典型案例分析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及司法解释,双子女抚养权判定需遵循以下原则:
司法实践: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家事审判白皮书》显示,在双子女抚养权案件中,法院判决“一方抚养一个”的占比达65%,判决“双方共同抚养”的占比达25%,其余10%因特殊情形(如一方存在过错)判决双子女均归一方抚养。
子女年龄是判定抚养权归属的基础性因素,双子女情形下需分别评估:
实务逻辑:若双子女年龄差异较大(如一个3岁、一个10岁),法院可能判决3岁子女归母亲(因哺乳期优先),10岁子女根据其意愿归父亲;若年龄相近(如一个6岁、一个7岁),法院更倾向判决“一方抚养一个”以平衡情感需求。
父母抚养能力是判定抚养权归属的核心要素,双子女情形下需重点评估:
典型案例:2025年北京某案中,父母均主张抚养6岁和8岁的双子女,父亲收入更高但长期出差,母亲收入中等但每日辅导子女作业并参与学校活动。法院认定母亲更有利于保障双子女陪伴需求,判决双子女均归母亲抚养,父亲按月支付高额抚养费。
双子女情感依赖是判定抚养权归属的重要补充因素,需考量:
数据支持:2025年上海法院审理的双子女抚养权案件中,因兄弟姐妹关系被法院纳入考量因素的占比达58%,其中判决“双方共同抚养”的案件中,82%涉及双子女感情深厚情形。
双子女抚养权判定需综合以下证据:
实务建议:建议父母定期整理与双子女共同活动的影像资料(如生日会、家长会)、学校沟通记录(如双子女成绩单、老师评语)、医疗陪同记录(如双子女疫苗接种记录),以增强证据证明力。
双子女抚养权判定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风险提示:若证据不足或存在矛盾(如收入证明与消费水平不符、对双子女关注度差异显著),法院可能驳回抚养权请求或判决“一方抚养一个”以平衡风险。
若父母一方存在以下情形,法院可能优先判决双子女归另一方抚养:
典型案例:2025年杭州某案中,父亲因酗酒多次被社区警告,且未支付双子女抚养费长达2年,法院判决双子女均归母亲抚养,并要求父亲按月支付双倍抚养费。
案例参考:2025年成都某案中,继母与继子(10岁)、继女(8岁)共同生活4年,并承担其全部教育费用,法院认定继母与双子女均形成抚养关系,继母享有抚养权请求权,但优先尊重生母意愿,最终判决双子女归生母抚养,继母享有探视权。
涉外双子女抚养权需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二十五条,优先适用子女经常居所地法律(通常为中国法律)。若双子女已在中国生活多年,法院可能基于“最有利于子女原则”判决抚养权归中国籍父母,但需考虑双子女国籍、语言环境、文化适应等因素。
实务建议:涉外婚姻当事人应提前办理双子女居留许可、入学证明等文件,并咨询专业律师处理国际司法协助问题(如跨国探视权执行)。
案例1:经济能力与情感依赖的权衡
2025年深圳某案中,母亲年收入300万元但长期出差,父亲年收入80万元但每日接送双子女上学、参加课外活动。双子女(6岁、8岁)均表示“希望和爸爸一起生活”。法院结合子女陈述认定父亲更有利于保障双子女陪伴需求,判决双子女均归父亲抚养,母亲按月支付高额抚养费并享有每周两次探视权。
案例2:涉外双子女抚养权争议的解决
2025年上海某案中,中英混血双子女(9岁、7岁)在中国生活6年,父母离婚后均主张抚养权。法院综合考虑双子女中文流利、在中国有稳定学校和社交圈,判决双子女归中国籍母亲抚养,但允许父亲每季度接双子女赴英国探亲3周,并承担跨国交通费用。